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观察手册发布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莫青    发布时间:2025-03-12 07:23    编辑:管理员         

  3月11日,由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总体策划,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多美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历经7年,在持续开展动植物调查及监测所获取资料基础上,顺利完成《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观察手册》的编著,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自然观察手册的发布,为隆宝滩及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和自然教育提供了参考。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长江源头的通天河畔,有一片美丽的高原湖泊,当地人称之为隆宝。隆宝滩湿地作为长江源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地带之一,为区域乃至下游提供了水源涵养、土壤维持、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维持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

  隆宝滩湿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镇境内,是一处长约十千米、宽约三千米的狭长草甸型谷地,平均海拔4200米。隆宝雨量充沛,溪流纵横,大面积的湖泊、沼泽、沼泽化草甸和湿润土壤、丰美水草,孕育了各种地栖动物、鱼类、两栖动物,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适宜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手册共收录哺乳类4目7科12种,两栖类1目3科3种,鸟类16目37科112种,植物40科115属183种。每一个物种的描述包括中文名、学名、英文名、科属、形态特征等内容。

  如何才能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清晰地拍摄到这些高原精灵?青海师范大学研究团队负责人介绍,2019年,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联合青海师范大学在隆宝滩设立了首批长江源头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与保育监测站,共同制定《隆宝滩湿地生态监测方案》,设置4条鸟类监测样线(32个样点)、25个植被监测样地和10条两栖样线,并开展持续监测。同时,搭建了基本覆盖保护区的栖息地、水文、土壤和气象自动监测系统,科研监测水平显著提高。

  2023年,隆宝滩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目前,保护区已搭建100平方米的观鸟屋、350平方米的宣教中心和160平方米的监管指挥与信息中心,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为中心的巡护监管、科普宣教及智慧大数据管理平台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增强了管理站的生态保护及科普宣传职能,已成为青藏高原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和展示中国湿地保护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