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保障全省中小学生体育课天天见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莫青    发布时间:2025-03-09 07:32    编辑:管理员         

  3月6日,记者从青海省教育厅获悉,《关于优化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健康成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明确要求全省中小学落实学生每天1节体育课,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全面推动学校体育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和方式方法的大变革。

  《通知》明确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逐步推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推进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鼓励高中阶段学校每周4节体育课,2025年秋季学期实现全面覆盖。

  在时间安排上,提出了学生每天1节体育课,初中每周不少于4节、高中每周不少于3节体育课的刚性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利用晨练和下午课后时间开展10分钟到15分钟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上午、下午各开展一次30分钟大课间活动,探索课间15分钟制度,并严禁“拖堂”或以其他方式挤占学生活动时间。

  在课程设计上,要求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优化课时统筹,落实体育课时要求。切实压减超标超量文化学科课时,增加的体育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中统筹安排,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的目标,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优化课时安排,挖掘课时资源。

  在保障措施上,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及扩建,督促学校完善体育设施设备,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规划,新建学校必须按照建设标准配备体育场地,确保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符合要求。鼓励学校灵活运用“上天入地”、综合开发“金边银角”,打造“微运动场”,积极盘活社会场地资源,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支持学校体育场地在节假日开放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场地利用率。

  在师资编配上,强调进一步加大各级招聘力度,通过教师转岗、区域“走教”、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和优秀退伍军人、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购买特色课程服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与高校建立帮教对子等形式,着力解决体育师资不足问题,并明确了体育教师组织课后训练和体育竞赛计入教学工作量,不断优化学校绩效考评等机制。

  在竞赛组织上,要求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模式,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育人”,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比赛”的目标,完善全省学校体育“四级竞赛”体系,鼓励各地各校通过“主客场”“邀请赛”等形式,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在制定具体措施的同时,《通知》还对学校体育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安全管理和社会监督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的印发体现了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地位作用日渐凸显、保障措施逐步完善、工作目标更加明晰,必将有力推动我省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我省学校体育普及、训练和竞赛水平,助力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