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国地质学会公布了第二批地质文化村(镇)考评结果,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阿河滩地质文化村顺利通过考评,并被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批准升级为四星级地质文化村,成为全国仅有的5个四星级地质文化村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四星级地质文化村。
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位于黄河上游的黄河之滨,是一个撒拉族聚居村。2022年10月24日,阿河滩地质文化村正式获批全国三星级地质文化村,成为青海省第一个、黄河沿岸第一个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第一个地质文化村。它以“地质+生态旅游”为建设模式,秉持地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对当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年被中国地质调查局确定为全国地质文化村建设三大典型案例之一。2023年成为第七届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帮扶创新试验典型项目、荣获文旅部3A级景区、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国家发改委“美丽中国建设”典型案例,发展潜力巨大。
自成功申报后的两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文化村建设团队毫不松懈,以中国地质学会五星级地质文化村高标准作为提质升级的目标,持续加大对阿河滩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力度。在前期详细地质遗迹和人文遗迹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深入挖掘地质文化内涵,进一步更新科普解说系统。通过发表学术论文、科普讲座、科普视频和在线直播等多种方式和举措广泛宣传阿河滩地质文化村。同时,打造餐饮民宿、高锶矿泉水和撒拉族刺绣等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益,从文化和产业两个维度助力阿河滩乡村振兴。
阿河滩村被授牌三星级地质文化村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旅游地学团队持续不断地援建和化隆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化隆县文体旅游局和甘都镇政府的积极配合下,与阿河滩村“两委”一起,不断努力推进和完善阿河滩地质文化村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与经营,无论从各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地质文化故事的挖掘与传播、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完善,还是产业产品体系、社会经济效益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都取得突出进展,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文化村建设团队负责人张绪教教授介绍,阿河滩地质文化村建成后,不仅实现了乡村文旅的深度融合,而且带动了甘都镇周边乡村旅游集聚区的建设。数据显示,阿河滩村游客接待量从2022年的11万人次,增加到2023年的19.7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022年的2239万元增至2023年的3843.5万元。2023年人均年收入增长至近3.5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