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倾力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
——第三批青海省人才工作“伯乐奖”受表彰单位、海东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见闻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郑思哲    发布时间:2024-03-24 07:24    编辑:管理员         

  河湟谷地,一处汇聚才气的秀美之地。过往的文人墨客赋予了此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当下的青年才俊也正在这里汇聚起海东市磅礴发展的动能。

  作为兰西城市群的重点城市,海东市与西宁市地缘相接、山水相依,历史同脉、文化同源。近几年,两地人才往来也越发密切。

  “原来我只需要考虑一个企业的运营,在这里站在政府职能部门的角度,我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也为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找准了方向、厘清了思路。”按照西宁市委组织部的安排,2023年8月,西宁汇丰农业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珮前往海东市乐都区农业农村局体悟实训。在3个月的时间里,孙珮逐渐培养起了从全局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并学习到了很多农业相关的政策,更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才流动,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助力,是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

  互派42名干部人才开展体悟实训,100余名教育卫生等领域人才开展互访,两市6家医疗机构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合作关系……海东市不断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持续推动两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

  海东市还充分运用对口援青机制,持续加大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才方面的交流合作,围绕“组团式”引才、中青年人才研修、专家人才海东行等7个方面,引进12名医疗领域和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海东市6名优秀中青年人才及59名教育、卫生等领域技术骨干赴无锡相关单位访学研修、跟岗学习,有效推动了两地人才资源共享。

  青年是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注重人才交流的同时,海东市持续优化人才环境,通过开展多项活动,吸引高校学子,特别是海东籍高校学子扎根海东。

  “走进民营企业实地观摩,更直观地感受到了企业工作氛围。”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植物保护专业大四学生冷文博说。此前,冷文博听说学院和企业有实习合作项目,他毫不犹豫报了名。在秋季招聘中,表现优秀的他获得公司的预录取资格。

  2023年11月13日至17日,海东市举办“智汇河湟·才聚海东”高校学子海东行和民企进高校海东日活动。期间,组织省内高校400多名海东籍高校毕业生,走进园区企业、学校医院,感受海东发展,组织60余家民营企业“带着”1400多个就业岗位,赴省属高校开展就业对接活动,为2000多名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搭建起市内重点企业与省内重点高校人才对接平台。

  海东市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举办“智汇河湟·才聚海东”人才交流活动暨百名专家海东行启动仪式、“校企双聘”仪式、中青年人才赴无锡访学研修启航仪式等6项人才交流活动,发布人才强市15条措施,达成人才合作项目102项,柔性引进人才209名。在全省率先开展“校企双聘”工作,聘任省内高校24名专家教授为海东市16家企业的“科技副总经理”,累计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难题6项,累计带动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建立海东籍青年人才信息库,5.82万名在校和近三年毕业大学生积蓄起海东市未来发展动能。建立援青干部人才服务站和援青博士服务团互助工作站,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也为援青干部人才了解海东、关注海东、支持海东搭建了平台和渠道。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当前,海东正处于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聚集人才、成就人才。海东将持续优化提升人才发展生态,充分释放识才尊才爱才敬才的诚意,吸引各方英才在这片热土上尽情释放创新智慧,激发创新热情,书写人生新高度,成就事业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