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祖国好 家乡美】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再次放归2只猛禽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叶文娟    发布时间:2024-03-11 07:17    编辑:管理员         

  3月6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成功放归秃鹫和雕鸮2只猛禽。这是继2023年9月21日放归2只大鵟和3只红隼、2023年11月16日放归1只雕鸮之后,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又成功放归的2只猛禽,这为救护繁育站进一步加强猛禽救护放归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此次放归的秃鹫和雕鸮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救助于2023年12月13日和2024年1月16日,均由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森林公安派出所接警救助后移送至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经救护繁育站兽医师检查,秃鹫并无外伤,判断其为长时间未进食,导致身体消瘦,无法正常飞行觅食。隔离观察、喂养两周后一切正常,后移至猛禽笼舍,通过近3个月的饲喂管理,体重由6.2kg增加至6.72kg,体况恢复良好,两翅飞羽完好,达到放归标准。雕鸮右翅有轻度创伤,但未发现骨折,通过单独饲喂管理,近2个月时间体重由1.98kg增至2.37kg,各项指标恢复良好。

  “为减少人类饲喂对野生动物的印痕,通过最终的体况检查评估,尽快安排了两只猛禽放归计划。秃鹫和雕鸮均在救护繁育站周边的山林有野外种群,故选择了就地放归。放归后的两只猛禽短暂停留后,均飞行正常。”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工程师马存新介绍。

  马存新表示,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将进一步提高野生动物救护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套体系完善、职责清晰、流程规范的救护工作体系,努力将救助工作与科研监测进行有效结合,做到科学救助、合理放归,切实提升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救助能力,促进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