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一学三促·万名干部下乡】
“一号文件”宣讲进村 “及时雨”落到田间地头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芦舜    发布时间:2024-02-29 07:33    编辑:管理员         

  2月28日清晨,片片春雪飘落在西宁市城北区马坊村红星农场的大棚上。棚内,头茬青椒已长成,西红柿苗正在开花,红彤彤的草莓掩映在绿叶间,两三名村民在田间劳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迎着小雪,马坊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王吉勇和综治科科长马强,驱车来到农场,拿着宣讲资料,走进大棚。

  “王书记,你来啦,我们正等你呢。”正在忙碌的农场负责人何贵平看到他们,高兴地迎上前去。

  “老何,辣椒长势怎么样?”“头茬辣椒能出多少斤?”王吉勇开口问起农作物生长情况。

  “长势不错,这头茬辣椒一次能出300斤,后期还会增产,采摘能持续到7月。”

  辣椒品种是去年街道和村委对接青海大学农科院,对方赠送的嫁接辣椒苗,品尝过的人都说味道香辣,很不错。

  说着话,两人走进田垄里,查看辣椒长势。“从开花到结果,不直接往植株上喷农药,农科院的专家介绍了烟熏法,效果不错。”何贵平边走边介绍。

  他们边走边看,又来到草莓大棚。田间试种的是“红颜”品种,摘一颗放入口中,香甜可口。“你看,味道不错,可是叶子徒长得厉害,果实量不足……”最近让何贵平着急的是种植技术跟不上。

  王吉勇走进地里看了看,又拨开叶子看果实说:“我们再和青海大学农科院的老师、农业技术员对接沟通,看能不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让果实多起来。”

  马坊街道办事处有4个村、4个社区,王吉勇联点马坊村,对村里的问题也特别关心。“今年,我们全力打造红星农场,还有婚宴小镇,帮助村里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他说,实地走访,能发现不少问题,他会及时汇报,及时寻找办法来解决。

  “你们能挣到钱吗?”

  50岁的马坊村村民苟淑兰正在地里疏草疏叶,听到王吉勇的问话,笑着说,自己平常在外务工,闲暇时农场需要帮忙就过来,能在家门口多一份收入。

  红星农场是马坊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去年非粮化整治,整理出一些土地,由于村民大多在外务工,很难回到田间地头,为了这58亩地不撂荒,村里商量成立了西宁丰硕合作社,43户村民入股,修建新型大棚,打造近郊休闲采摘、劳动体验、研学等内容为一体的‘红星现代农场’,发展村集体经济。”马坊村党支部书记张宏林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为做好“一号文件”宣讲工作,街道办宣讲员们已早早走村入户,收集问题。

  2月27日,城北区召开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暨干部下乡宣讲“一号文件”动员部署会,传达了《2024年城北区抽调干部下乡开展“一学三促”活动实施方案》,抽调下乡宣讲“一号文件”的干部共150余人。宣讲员马强在会议结束后,立刻联系各村了解情况。

  得知红星农场青椒收获,为拓宽销路,马强立刻组织起一场“红星助农”农产品认购活动,帮助农场销售出百余斤辣椒。除了开展认购活动,在街道帮助下,马坊村红星农场还开辟出一个摊位,专门销售农场的有机农产品。

  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带着温度,来到田间地头,宣讲员们带着学政策、抓衔接、抓增收、促生产、促和谐、促振兴的要求,为乡村发展搭起助农桥梁。

  雪花渐渐小了下来,温室大棚上的保温棉在电动遥控操作下,自动卷起。一次发现问题式的宣讲,不仅把党的惠农好政策送到了马坊村的田间地头,也送到了大家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