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新春走基层】让远古彩陶在手下“复活”
——青海省博物馆“抟土成器”社教活动掠影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辛元戎    发布时间:2024-02-17 07:04    编辑:管理员         

做好的陶龙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个图案上的两个人在干什么吗?”正月初七中午,青海省博物馆里参观者依旧熙熙攘攘,邵文宣正带着二三十个家长和孩子观展。

  今年28岁的邵文宣是博物馆志愿者,他手指的文物是宗日遗址出土的“二人抬物彩陶盆”,那上面的图案也是青海省博物馆的馆徽图案。

  “他们在打排球。”“他们在搬木桶。”“他们在做游戏。”……各式各样的答案,充满了孩童的稚气和丰富的想象。

制作彩陶

  “这上面的两个人正在合力抬一件重物。这个图案展现了几千年前,青海先民团结一心,在高原上无畏开拓的精神……”邵文宣耐心讲解。

  13时30分,一场名为“抟土成器”的亲子体验活动在博物馆展开,其内容是让家长带着孩子体验制作彩陶,而参观博物馆里的彩陶文物,是整个活动的前半部分。

  青海彩陶在中国彩陶考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乐都柳湾彩陶更有“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的美誉。在第三展厅的“青海考古成果展”上,一只憨憨萌萌形似猫头鹰的柳湾陶罐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老师,为什么猫头鹰的脸有一半是黑的?”一个孩子发问。“这是一个好问题。”邵文宣说:“这说明这个陶罐是一个实用器,在它被埋入地下前,曾经被使用过。它脸上的黑色部分是烟熏的痕迹。”孩子们频频点头,眼睛还是离不开那只憨萌的“猫头鹰”。

  就这样,从仰韶文化彩陶到汉代陶器,从制作陶器的“泥条盘筑法”到“拼接法”再到彩陶上的红彩和黑彩,邵文宣带着孩子们一边参观,一边讲解,孩子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眼前琳琅满目的陶器和志愿者精彩的介绍,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文化的大门。

  参观完毕,大家来到了四楼的社教教室。

  “现在,我们要真正动手制作陶器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宋昊做着示范。

  制作陶器的底部、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器身、修整器身、晾晒、上彩……随着宋昊的讲解和示范,从装着四千年前喇家面条的陶碗到辛店文化彩陶靴,从宗日文化彩陶碗到汉代陶井……一件件彩陶在孩子和家长手中“复活”,孩子们的双手沾满了陶泥,脸上荡漾着满是成就感的喜悦。

  上初中一年级的赵子晔是和妈妈一起来的,她在家里养了只小狗,这回做得就是一只陶狗。“没想到彩陶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古人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还能制作出那么精美的彩陶,我对他们的智慧十分钦佩。”

赵子晔制作的陶狗。

  赵子晔的妈妈冷女士是个有心的家长,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关注了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图书馆、青海省科技馆的微信公众号,一看到有好的活动就会带赵子晔参加。“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对考古和历史知识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体验,也锻炼了她的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冷女士说。

  人群中,74岁白发苍苍的李先生十分引人注目,他是和女儿陪着六岁半的外孙女湛湛来参加活动的。湛湛看到出土的汉代陶井文物后,十分喜欢,自己也动手制作了一个陶井。而她的妈妈李女士则制作了一条陶龙。

  “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在幼儿园里也经常通过开展各种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了解青海本土文化。平时,女儿就十分喜欢做手工,今天到博物馆参加这样的活动,既满足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李女士说。

  为什么要开展今天的活动?邵文宣颇有感触:“文博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田间地头找东西’。通过开展社教活动,不仅可以让文物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丰富节日文化,更能增强人们对河湟文化、青海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自信心。”

给陶龙上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