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记者从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青海1.59万名河湖管护员实现与森林、草原、湿地管护员岗位整合,并确立山区河道名录、划定管理范围、落实巡查责任,423条山区河道实现规范管理,河湖管理保护能力整体提升,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河湖长制实施七年来,全省河湖环境明显改观、行蓄洪空间有效扩大、水域岸线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维护。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更是提质增效,河湖管理保护合力更加凝聚,图斑核查整治走在全国前列,幸福河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河湖水域空间管控全面加强。其中,结合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统筹大江大河、中小河流、农村河湖强化部门会商、明确问题权属、定期调度协调,确保河湖遥感图斑核查整改应查尽查、应核尽核、应改尽改。组织复核水利部反馈河湖遥感图斑9585项,重点核查6399项,认定问题199项,已完成整改172项,整改率86.4%,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印发《青海省河湖长制问题整治工作方案》,制定29项整改措施,着力破解体制机制、水污染防治、农牧区垃圾治理、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基础工作等六方面问题。截至目前,全省117条(段)河湖已开展健康评价,17条(个)幸福河湖已通过省级复核评估。
此外,省水利厅联合省人民检察院开展黄河青海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整治河湖“四乱”问题155项,巩固黄河违规利用岸线项目整治成果,完成长江水体连通性、自然岸线率调查,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