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天的锣鼓敲起来,热闹的社火舞起来。2月5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大地欢歌迎新春·五谷丰登庆丰年”系列活动之“老爷山下闹村晚·百村联动颂盛世”活动现场人头攒动,近800名群众自编自演,演出了新时代农民的幸福生活。活动还通过国家公共云平台向全国人民直播展演,集中展示大通县年节文化和广大群众的精神风貌。
14时许,活动在黄家寨镇上陶村村民表演的《鼓鸣盛世》中拉开帷幕。随后,龙舞《祥龙祈福》、歌舞《咱们村里有春晚》、老秧歌《八大公子迎新娘》、旱船《众人开启幸福船》、民俗体验《五谷丰登种皇田》、花灯《万家花灯庆团圆》、高跷《扭出幸福》、舞狮《王者荣耀》、戏曲《新征程上勇向前》等精彩的节目轮番上阵,各展演队伍阵势强大,演员个个精神抖擞,舞出了幸福,敲出了吉祥,用表演展示了新时代大通人民的精气神。
活动以龙年文化为主题,实现了乡村文化、饮食文化、春节文化的有机融合,精彩纷呈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群众现场观看。现场还有不少“播客”打开网络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展示家乡独特的民俗活动。“太热闹了,很有过年的氛围,社火音乐一响,我都想进去扭秧歌,太有年味了。”来自景阳镇的陈女士说。
“村晚的舞台承载着浓浓的乡音、乡土、乡情,展示了大通老百姓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奋发有为的报国情怀。”大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蔡秀珍说,广大群众将热热闹闹、和和美美的好日子融入到民俗表演中,让40万大通人民和广大网友共同感受到了大通“村晚”浓浓的乡土味、文化韵、新春情。
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说,大通县将扎实做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文章,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努力让乡村“美”起来、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特别是聚焦“村晚”新趋势、新特点、新风尚,配套开展惠民演出、夜游演艺、迎春灯会、民俗剧场、商品展销、视觉艺展等系列活动,打造饱含年味的“村晚”系列产品。即日起,将在县域内持续开展惠民演出、夜游演艺、迎春灯会、民俗表演、商品展销等系列活动,让广大群众度过一个欢乐年、祥和年、幸福年。
大通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大通县将继续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既要多办一些为农民而办、讲农村故事、记农业发展的“村晚”,也要多做助农民增收、兴农村建设、促农业生产的实事。同时,要充分发挥“村晚”广泛性、群众性、独特性、互动性的优势,引导广大群众说身边事、演身边人,唱家乡美、赞新生活,通过展示乡貌、传递乡音、回望乡愁、凝聚乡情,切实打造赋予传统节日新内涵、反映农民精神新风貌、展现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