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27 06:57    编辑:管理员         

  1月26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分别邀请省政协副秘书长徐莲英、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玉龙、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张文华、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华秀,围绕“以高质量协商议政助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主题,介绍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省政协一年来协商议政工作的主要成效及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宋明慧 张晓英 李雪萌 整理)

以履职新成效 彰显政协新作为

  省政协副秘书长 徐莲英

  2023年省政协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立足统一战线组织和专门协商机构职能定位,抓创新、求突破,展现了开局新气象、起步新作为。

  主题教育取得新成效。把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注重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求实效,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省政协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认真对标对表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结合查摆梳理的问题和不足,狠抓整改落实。

  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得到新加强。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理论学习向委员延伸、向界别群众延伸,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全面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构建省政协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机关党委、机关各党支部等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展现新作为。聚焦“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推动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和座谈会,相关成果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肯定;针对“加快高原医学康养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高原种业振兴”等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促进大团结大联合上尽显新担当。着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专题调研;着力完善工作联系制度、拓展履职平台、优化服务保障,持续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在政协履职创造良好环境。高度重视港澳委员工作,聚焦深化青港澳合作交流、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等开展各项履职活动。

  提升政协工作整体效能迈上新台阶。先后制定出台《省政协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工作办法》等多项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密切与全国政协、党派中央和兄弟省市政协及相关单位沟通衔接,持续加强对基层政协工作的联系和指导。认真办理了一批重点提案,宣传报道了一批重大履职成果,推动落实了一批重点项目,政协信息化、文史馆等软硬件建设扎实推进。

发挥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 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 尚玉龙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着力提高协商议政质量,取得了强基固本与提质增效互促共赢的效果。

  聚焦产业“四地”建设协商议政,体现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先后就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大盐湖产业科技创新、电价问题、打造泛共和盆地绿电特区、清洁能源产业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等问题深入调研协商,聚焦推动枸杞产业数字化有机化融合发展开展界别协商。通过反映社情民意、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等形式,就产业“四地”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协商建言,促进问题解决。

  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献计出力,展现人民政协致力于地区合作共赢的行动自觉。依托西北五省(区)政协助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联席会议平台,反映青海发展优势,提出“青海建议”。加强统筹谋划,商定了打造清洁能源共同体的协商主题。加强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国家相关部委、陕甘宁新四省(区)政协、省内相关部门和地区的沟通联络,形成工作合力。深化调研分析,形成《西北五省(区)打造丝绸之路绿电走廊和西北绿电示范区情况及意见建议》《关于支持打造丝绸之路绿电走廊和西北绿电示范区的联合提案》等成果。

  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彰显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使命情怀。注重调动和发挥经济界委员的优势反映社情民意,委员报送社情民意8篇。强化委员会职能反映社情民意,形成《重视并研究调整新能源项目电价》《加快布局建设钠电池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盐湖产业外向型发展》等10篇社情民意,采用率达80%。

  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展示人民政协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积极作为。积极探索创新履职方式方法,将74名委员分成4个活动小组,灵活组织开展了3次界别活动,组织开展“春风暖企·委员在行动”委员活动日。实施重点工作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实行重点协商议政课题集体研究学习、分工牵头调研、集体会商成果的工作流程,修订长效制度机制,坚持和完善委员会集体学习议事决策机制,推动履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创新民主协商形式 推进议政成果快速转化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 张文华

  种业振兴对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一系列方案规划,农牧业科技水平不断增强,良种覆盖率全面提升,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全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受制于科研创新能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制种供种能力、资金扶持力度、种业龙头企业匮乏等客观原因,与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种业振兴、打赢种业翻身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23年,省政协党组确定以“加快推进高原种业振兴”为主席民主监督专题,从政协层面推动我省种业振兴工作,此项专题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2023年8月,省政府和省政协共同组织召开青海省种业振兴工作座谈会。会后,省政协充分吸收意见建议,围绕六个方面提出15条对策建议,报省委省政府。此后不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支持种业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暂行)》等文件,从五个方面明确了12项具体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青海省高原种业振兴行动考核实施细则(试行)》,从七个方面明确了考核细则。省政协主席民主监督座谈会与省政府种业振兴推进会合并召开,开启了省政府与省政协将政府推进种业振兴专项工作与政协主席民主监督融为一体,提升了省政协主席民主监督的协商质量和水平。

  截至目前,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对报告建议吸收采纳率达到85%以上,体现了近年来省政协一直倡导的有效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积极探索搭建高规格高层次协商平台,坚持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下一步,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将持续关注我省高原种业振兴工作,紧紧围绕我省“三农”领域大事要事,精选协商切入点,把握协商着力点,突出协商关键点,选择确定党政所需、民心所盼、自身所能的协商主题,做好协商议政工作,为我省“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焦中心任务 大力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 华秀

  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在省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在守正创新和狠抓落实中接续奋进,在服务大局和关注民生中砥砺前行,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牢记“国之大者”建言资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2021年以来,住青全国政协委员两次向全国两会提交“关于在青海建立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的提案”,形成《关于开展“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进一步深化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对青海绿色发展深远意义的认识。目前省政府印发《青海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行动方案(2022—2035年)》《青海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工作方案》,西宁市提出打造国际高原黄金海拔生态康养示范城市,海东市已有专项规划并挂牌“青海高原康养核心基地”。

  围绕中心集智聚力,助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围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动能”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积极与省科技厅对接,确定12项调研内容,邀请民盟青海省委、九三学社青海省委、部分科技界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参与调研,召开情况通报会和座谈交流会。形成的调研报告大部分被《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暂行)》采纳。围绕“深入推进中小学智慧课堂教育”开展对口协商,深入市州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向党委政府报送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知灼见。

  聚焦群众关切履职尽责,着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继续开展“护士节”“教师节”慰问活动;赴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巴塘乡寄宿制学校开展“点亮中国偏乡”护眼灯捐赠活动,为学校捐赠价值450万元的灯具、校舍修缮资金298万元;组织眼科医院专家赴果洛藏族自治州协助眼科联盟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造福36名眼疾患者。委员会将继续引导委员强化委员意识,勇担社会责任,扩大政协工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