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聚焦青海两会】海东灾区恢复重建及民生保障工作稳步推进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24 23:26    编辑:管理员         

  1月24日下午,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以“实干筑就新青海”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海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冶民生就积石山6.2级地震海东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及民生保障工作进行通报。

  目前,海东市已妥善安置受灾群众80895人,确保所有鉴定为C、D级住房的受灾群众全部安置到位。共设立集中安置点103个,各安置点实行“点长制”管理,抽调80名科级干部下沉担任安置点点长,建立临时党支部,成立党群工作服务站,受灾地区195驻村工作队585名驻村干部就地转化为服务站成员。目前地震造成的196名受伤人员中已治愈出院193,在院治疗3人均为轻症,所有受伤人员没有一人因伤致残。累计向灾区调拨板房、帐篷、床、棉被等生活物资6万余件、其他类救灾物资12.6万余件。目前,灾区各安置点床、棉被、米面油、蔬菜、煤炭等各类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供应稳定,能保证群众温暖过冬。

  扎实开展春耕备播各项工作,受灾三县储备各类种子196.42万公斤,通过启用备用提灌站、维修灌溉设施等措施,确保满足春耕需求。完成养殖场(户)圈舍加固维修,并解决了规模养殖户饲草应急需求。积极推动复商复市复课,完善复商复市前经营场所安全自查、商品消毒等工作,目前民和县官亭镇、中川乡等受灾区域1427家经营户中,已有符合条件的餐饮店、蔬菜店、超市、药店等929家商铺开门营业,当前灾区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供应稳定、价格平稳。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吸纳灾区群众就业805人;在集中安置点举办15期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就业172人。

  同时,组织协调省内外52家鉴定机构,全面完成三县地震裂度为6度区域内所有乡镇受损农房的安全鉴定工作,为精准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谋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三县所有受灾乡镇政府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安置点点长共计2000余人进行房屋鉴定相关政策培训,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制定了《海东灾区灾后农房维修加固重建建设工作方案》,计划3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受损房屋,7月底前完成B、C级农房维修、加固工作,10月底前完成D级农房重建工作,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入住。第一批涉及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的18个项目已于1月15日全部开工建设,工程总进度已达到26%。第二批计划开工项目正在拟定中,力争条件成熟的项目立即开工、其他项目于3月份开工建设。

  此外,聚焦灾后重建项目竣工时限目标,建立项目前期审批“绿色通道”、项目实施调度预警、督查通报等三项工作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项目建设进度。提前做好备工备料工作,组织三县对农房施工队伍和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协调建筑材料产销衔接,确保材料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灾区各乡镇、村开展房屋建设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有效提升农村工匠群众的农房建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