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湛蓝、河清见底、牛羊闲适、光伏正兴……从城镇到乡村,从田间到牧野,穿行于海南州各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画面生动而真切。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嘱托,瞄准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目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最大程度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2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作为青海省以科技创新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里程碑,海南州正锐意探索,以奋发进取的姿态,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南经验”。
建设示范区,凭借什么?
以鹰的视野从空中俯瞰,你会惊讶于圣洁海南山水的大气磅礴和独特魅力。
宽广静谧的黄河贯穿海南的“血脉”,连绵起伏的群山撑起海南的“筋骨”,美丽的青海湖勾勒出海南的“胸怀”,目光所及皆是一幅蓝天、碧水、丹山、净土、绿地的生态画卷。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海南州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地处黄河大峡谷区的龙羊峡内不仅有高山、峡谷和盆地,还有奇特河谷、中低山和沙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生态为底,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定位,以争创国家5A级生态旅游度假景区为目标,龙羊峡镇努力塑造“秘静黄河源,如意龙羊峡”形象。
从“不毛之地”到“光伏蓝海”,塔拉滩不再是荒凉、干旱,取而代之的是排列整齐、一眼望不到头的光伏板,绵延到天际线。紧紧围绕示范区建设,已建和在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4314万千瓦,并网装机容量2094万千瓦,在建和新增核准清洁能源项目2220万千瓦,占全省52%。全国乃至世界首条100%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线路“青豫直流”累计输送电量超300亿千瓦时,大力提升了海南州清洁能源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为维系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系,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海南州提升森林覆盖率至12.3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57.1%。科学利用水、风、光、地热清洁能源资源,黄河干流海南境内规划建设梯级水电站9座、抽水蓄能电站5座,年日照时数2500小时以上,风能可用时间频率60%以上,可用于开发清洁能源的荒漠化土地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量在亿万千瓦以上。
湖泊河流众多、水电资源丰盈、畜牧业优势明显、矿藏储量丰富、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旅游资源独特、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作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水源涵养、水资源调节、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多种生态功能;集聚区位优势、生态地位、资源优势、创新潜力,示范区“落户”海南州风光无限。
建设示范区,做了什么?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为中国政府全面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目标是形成若干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现实样板和典型模式,对同类地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在国际上为其他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智慧。
对此,海南州以“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四大重点任务和“生态保护与治理提升、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生态文化旅游惠民、科技创新支撑”五大行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主基调,积极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围绕“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30年建设成为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引领区、高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样板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创新基地。
从出台的《建设方案》获知,海南州计划在三年建设期内,重点围绕“生态本底脆弱与生态保护战略需求矛盾突出、产业基础薄弱与民生持续改善需求矛盾突出”两个瓶颈问题,正确处理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民生持续改善之间的关系,布局14项重大工程,实施37个重点项目。到2024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保护与治理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环境科技和创新人才支撑体系构架基本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农牧民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初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同时,以建设示范区为牵引,以“四地”产业体系构建为支撑,实现泛共和盆地崛起。
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引领区上,细化实化具体化“绿电三江源”工程,加快新型清洁能源扩容增效和地热、干热岩科研及技术成果转化,在源、网、荷、储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建设海南戈壁基地,力争开工建设海南至江苏第二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加快多隆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同德、贵南哇让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构建风光水热储“五位一体”清洁能源发展格局。
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样板区上,加快建设规模化牦牛、藏羊养殖基地,着力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全力打造共和全国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壮大区域公共品牌,实施“科技兴农兴牧”战略,培养农牧业科技人才,在提高农畜产品输出能力上取得新成效。
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先行区方面,加快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稳步推进贵德“清清黄河”、龙羊峡两个5A级景区创建,打造一批生态体验、民俗文化、健体康养精品线路,构建生态旅游风景廊道。
在打造青藏高原大数据云计算产业聚集区上,将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新基建、全国算力产业转移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实现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一期规范运行、二期加快建设、三期谋划跟进,在“东数西储”上把握优势、做足文章。
建设示范区,路径何在?
区域的发展,与科学技术、人才成长及全民素质密切相关,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参照系。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海南州坚持把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实施创新创业开发、企业发展能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建设等重点工程。围绕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环境保护、清洁能源、数字产业发展等方面,重点培养对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和熟悉相关技术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以科学手段解决发展问题,以人才建设助推地方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优势实现突破,是海南州建设示范区的最强内核。
青海省科技厅已将建设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工作纳入《青海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推动,围绕其中的主要任务,凝练重大科技课题,支持海南州加大相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研究破解力度,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做好典型示范。
厚植人才沃土,赋能泛共和盆地崛起,以改革为动力,以应用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人才为支撑,海南州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紧扣创新驱动引才聚才,改革体制机制选才育才,优化政策环境用才留才,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带给海南州重要的无形资产、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带动高素质人才水平整体提升,带来无限商机与发展潜力。
示范区建设期内,海南州将致力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建立分中心或基地,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攻关,全面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省内外科研院所和科技推广单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在生态保护与治理、生态农牧业、清洁能源、大数据、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示范推广,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速成果转移转化。
海南州坚持统筹推进科技人才产业深度融合,结合主题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为人才发挥才干提供舞台,吸引人才加速集聚。同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创业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能力。依托科技援青、江苏对口援建、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资源,通过科技项目和柔性引进机制,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和发展水平。
守望者语:清洁能源 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殷殷嘱托。
近年来,青海省以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走深走实,清洁能源综合开发规模明显扩大,利用水平显著提升。能源科技产业取得重大突破,能源市场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合作交流取得新成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综合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
为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探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青海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储能多元打造,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省电力总装机4863.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4474.2万千瓦,占比91.9%,新能源装机3213.1万千瓦,占比66.1%。积极落实国家重大能源布局,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其中,第一批大基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4亿元,占总投资的54%,已并网250万千瓦;第二批大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青电外送”工程覆盖山东、河南等13个省市,输送清洁电力超过300亿千瓦时。
新能源持续大规模并网,需要统筹解决好利用成本、电力消纳等问题。对此,青海借助建设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的机遇,不断丰富储能交易品种,扩展储能利润空间,储能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今年,由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青海省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装机容量、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资建设的青海省容量最大的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开工,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当地能源结构、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对实现更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青海坚持上下游协同发展思路,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不断延伸清洁能源产业链条,一大批清洁能源研发、生产及装备制造业企业正在加速集聚,有力促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落实《青海省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工作方案》,明确重点发展盐湖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大数据等5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截至目前,全省已构建起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及电站建设全产业链,真正做到“青海造”“青海用”的产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