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标题头条

加快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访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玉宏 石晶    发布时间:2023-11-16 07:10    编辑:管理员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请问青海是如何落实这一重大要求的?在具体推进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积累了哪些可复制的经验?

  陈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明确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明确了“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求我们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把脉定向,我们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深刻领悟、坚决贯彻,倾注主要精力履行守护生态安全重任,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奋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绿色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七个新高地”,全方位推动更有力度、更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大事要事:其一,建设好国家公园示范省。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好样板,协同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全面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加快推进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申报工作,高标准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其二,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构建“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湿地面积排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9%,青海湖裸鲤从保护初期的2600吨恢复到11.4万吨,藏羚羊由最少时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其三,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统筹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城乡垃圾治理行动,深化“无废城市”创建,高标准创建“洁净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连续两年达到100%,年均出境清洁水量在600亿立方米以上,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其四,有序实施“双碳”行动。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旅”等生态赋能型、生态影响型、生态利用型产业,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全国领先。积极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你刚才问青海积累了哪些可复制的经验,我从五个方面说一说我们的体会认识:一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学思践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想中树牢生态理念,在悟思想中寻找答案方法,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对照思想反思问题、深化实践,确保了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我们深切感受到,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有多深、领会有多透,对生态文明建设看得就有多远、把握得就有多准。二是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了全省上下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确保了“国之大者”政治责任落实落地。三是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聚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注重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全要素全链条,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在规划协同、资金协同、项目协同上突出系统性,实现了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成效的不断拓展。四是坚持建立国家公园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坚持深化改革、推陈出新,建立了权责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监管权分离、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相向而行、良性互动、有效融合的新型保护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制度标准体系、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五是坚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完善生态文明领域改革顶层设计,搭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使生态文明各项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树立“青海范例”。

  记者:近几年,青海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打造基地、高地、目的地、输出地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

  陈刚:产业“四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立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准把脉青海的省情定位和战略地位,充分发挥青海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我们指明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我们积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形成现代化盐湖产业体系,全面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2022年,青海盐湖钾肥产量占全国农业生产需求一半以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青海力量;加快构建“一芯一环多带”旅游发展格局,推动生态和文旅深度融合,大美青海成为国内外的热门打卡地,山宗水源净土、地球第三极品牌形象更加彰显;做大做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坚持提质、增量、补链、扩输并举,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绿色有机成为“青字号”农畜产品的金字招牌。

  这里,我想着重介绍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情况。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正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但不容乐观的是,全球推进气候治理、发展清洁能源之路并不平坦。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青海就是这个重大转变的生动实践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提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希望青海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的殷殷嘱托。我们一方面持续扩大基地规模、补齐电网短板、突破调储瓶颈、加快电能替代、提升消纳能力,清洁能源进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另一方面,我们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青海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绿电5周”不断刷新世界纪录。青豫特高压外送通道投运以来,累计外送清洁能源282亿千瓦时,支撑中东部地区减排二氧化碳2646万吨以上。前三季度,全省电力总装机达486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2%,居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底,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33.2%,居全国第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加快节能降碳减排提供了青海方案、作出了青海贡献。

  面向未来,我们期待展现更多的青海担当,在潜力优势上,青海太阳能资源全国第二、水电资源全国第五、处于我国Ⅳ类风区,我们还有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有待开发,现有清洁能源用地不到1000平方公里,只占可利用国土面积的百分之一,发展的空间很大。在降碳减排上,我们植被碳库占比排在全国前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全国第一,已有的碳汇基础、可预期的新增碳汇空间潜力巨大。在能源供给上,面对全国电力供应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我们计划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达8600万千瓦以上。目前,正在谋划新的特高压外送通道,力争为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缓解结构性缺电贡献青海力量。

  记者: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消退,市场预期仍然谨慎的情况下,前三季度青海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全面恢复态势,请问这方面的情况如何,将如何延续这种向好态势?

  陈刚:青海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今年以来,我们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稳中向好、全面恢复。前三季度的经济工作,我们概括为“稳”“新”“好”。“稳”体现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既管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水平0.4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主要指标向好拉动全省经济稳步恢复。“新”体现在新动能加速赋能。我们坚持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启动建设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年度新开科技项目402项,新增产值12.96亿元,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计算机通信、化学纤维、医药制造等产业势头强劲,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碳纤维产量倍速增长。还有,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数据援青”工作全面启动,绿色能源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基地加快建设,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绿色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这些都为青海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好”体现在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十大类41项民生实事工程,财政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7.6%。我们聚力解决群众上学、就医、就业、住房、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三感”有了明显提升。前三季度,全省就业收入稳中有增,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8%。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一以贯之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牢牢抓住“稳”的关键点,保持“进”的好态势,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一方面,持续夯实“稳”的基础。努力在全面落实国家宏观政策中抢抓机遇,常态化推进助企暖企行动,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围绕延链补链做实“百亿项目引领、十亿项目示范、亿元项目支撑”,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多点发力扩大投资,加大提振市场消费、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扩大就业容量、优化就业结构,定向精准发力,务求见行见效。另一方面,持续拓展“进”的空间。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完善落实一批关键领域改革举措,加快省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攻关。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编制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支持海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建设高原美丽城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推动落实拜会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相关省市对接事项和战略协议,加快推进与央企战略合作协议落地。

  感谢经济日报社一直以来对青海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宣传,祝愿《经济日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