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达标率100%!一江清水出青海
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赵俊杰    发布时间:2023-10-27 07:25    编辑:管理员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今年1月至9月,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100%,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年均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断面年均水质达到Ⅲ类。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为保护源头水源,在黄河流域,围绕国家明确的上游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确保黄河源头活水稳定丰沛,果洛州实施扎陵湖、鄂陵湖及上游河段湖(河)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汇水区重要支流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实施东河、豆后浪河、隆务河等多条黄河一级支流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区域形成干支流协同治理体系。

  湟水流域各地积极探索构建生态环境、水利、住建等多部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西宁市、海东市针对流域人口集聚、污染负荷重的实际,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实施南川河、火烧沟、白沈沟等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改善城市水环境。

  青海湖流域,对青海湖最大入湖河流布哈河从源头到入湖口统一谋划,通过水源涵养区修复、河岸缓冲带建设,提升流域生态功能,降低入河污染负荷。对标“有草有鱼”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新目标,以探索青海湖指示性物种——青海湖裸鲤自然繁育生境修复为核心,实施泉吉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开青海省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支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河,着力推动青海湖“水-草-鱼-鸟”共生圈趋于良性。近年来,通过省直有关部门和流域内地方政府共同努力,青海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水量稳定丰沛、湖体水位持续上涨。

  截至目前,我省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完成率达100%,2021年黄河流域警示片9项问题已完成整改,2022年警示片反映我省11项问题整改进度达84%。目前,首轮黄河“体检”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88.7%,第二轮黄河“体检”发现的70项问题逐个推动解决,为守护黄河安澜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