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乡村振兴在青海】大通县良教乡上治泉村:缝纫机织就致富梦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郭红霞 苏晓娜    发布时间:2023-10-07 06:53    编辑:管理员         

  立秋后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良教乡上治泉村,一片丰收景象。除了秋收场景,村里还不断传来缝纫机作业的“哒哒”声和工人的欢声笑语。

  9月28日,循着声音走进上治泉村服装加工厂车间,眼前的制衣厂房宽敞明亮,80余台缝纫机整齐摆放。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机器,有条不紊地缝制布料,开袋锁边,一块块布料经过她们的双手,在缝纫机上飞舞,衣服的轮廓慢慢显现。

  “经过前期的理论和实操培训,现在大家都可以很熟练地使用缝纫设备。我们建立了奖励机制,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上治泉村党支部书记马得良说。

  上治泉村服装加工厂总投资617万元,现由大通县兴通服装有限公司租赁经营。服装加工厂的建成,为周边地区的居民提供了创收增收的机会,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推动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3月,大通县兴通服装有限公司与上治泉村签订协议,创办了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建立了“党支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服装加工厂负责人许发珍说,目前,服装加工厂已经成功与10家公司签单,设计生产10类产品,已生产床品2000套、运动服1000套、西裤5000多条,签订了每月500套,连续3年的稳定订单,年吸纳就业量120人次,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这份工作离家近,工作稳定,村民不出村就能凭借自己的双手赚到钱。”上治泉村委会主任马永贵说。

  服装加工厂工作人员马晓琳说,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以前没有办法外出务工,现在工作岗位就在家门口,一个月能赚两三千元,老人和孩子都能照顾上,还不耽误种庄稼,她很满足。

  “我们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一心四园’,即技能培训中心,扶贫产业园、联农带农产业园、民族团结石榴籽产业园、残疾人就业产业园,结合‘一核三抓’产业带就业发展模式,打造一批具有持久生命力、可巩固的产业,不断扩宽村民的就业渠道,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马得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