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432种!青海鸟类种类占全国三分之一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赵俊杰    发布时间:2023-09-19 07:51    编辑:管理员         

  又到了候鸟南迁的日子。这两天,柴达木戈壁滩的尕斯湖畔可热闹了,普通朱雀、红尾伯劳……候鸟齐聚在一起,准备要到遥远的南方过冬了。

  对这些迁徙的鸟儿而言,尕斯湖是它们的家园。这里气候优越、环境舒适、食物丰富,是鸟类天然的栖息场所。每年的四五月份,许多野鸟不远万里飞到这里,筑巢生子、抚育后代。

  随着湿地、林地的增多以及人们爱鸟、护鸟意识的增强,我省鸟类生存环境不断改善,鸟类种群不断增加。目前,在青海常年或季节性生活的鸟类有432种,约占全国鸟类种类的三分之一,成为全国鸟类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有220多种1000多万只候鸟从青海湖迁徙。

水鸟翔集。葛玉修/摄
凤头鸊鷉。王小炯/摄

  青海湖年年添新鸟

  长趾滨鹬、赤颈鸊鷉(pìtī)、白胸苦恶鸟……细心的人注意到,近年来,栖息青海湖的新鸟儿越来越多。青海湖是鸟类生活的家园,每年,成千上万的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截至目前,青海湖鸟类种类增加至235种。

  前不久,在青海湖湿地,一只体型较小、头顶褐色、脚绿黄色的鸟,进入观测人员的视野。现场初步确定这只鸟为旅鸟,主要栖息于沿海或内陆淡水与盐水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尤其喜欢有草本植物的水域岸边和沼泽地,这在青海湖尚属首次记录。

  紧接着,发现赤颈鸊鷉、白胸苦恶鸟等新记录鸟类。专家判断,在青海湖畔发现的新鸟类,很可能是从印度向中亚迁徙途中迷路,这种迷路的鸟也被称为“迷鸟”。它们的到来,也对我省鸟类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此次观测拍摄到鸟类新记录有长趾滨鹬、赤颈鸊鷉、白胸苦恶鸟3种。至此,青海湖鸟类种数达235种,水鸟种数为101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说,此次监测到的水鸟属于留鸟还是旅鸟有待进一步观测。

  经过多年努力,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青海湖指示性物种水鸟统计总量为60余万只,达到2007年监测以来的最大值。越来越多的鸟类出现在我省,说明我省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

  近3年来,我省记录到新鸟种和稀有罕见鸟种共计8目9科13属16种。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张毓介绍,根据《青海经济动物志》《青海鸟类图鉴》等统计,青海省分布的野生鸟类432种,隶属于21目65科203属,约占中国鸟类种类的三分之一。最近3年新记录到的鸟类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疣鼻天鹅、小天鹅、鸿雁,“三有”保护动物有细嘴鸥。

黑翅长脚鹬。王小炯/摄
长耳鸮。王小炯/摄

  稀有鸟类频刷存在感

  钳嘴鹳、大麻鳽(jiān)、雕鸮(xiāo)、白背矶鸫(dōng)、凤头鸊鷉、黄头鹡(jí)鸰、长耳鸮……你听说过这些野鸟吗,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近年来,这些平日难觅的野鸟在我省频繁现身。它们的名气虽然没有火烈鸟、黑鹳大,但它们是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物种。它们的存在和发现,也从侧面反映出我省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早些天,北京林业大学郭玉明研究团队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展鸟类调查时,观测到1只大型鸟类,通过查阅资料,根据其外形特征并经专家核实,确认该鸟为钳嘴鹳,是青海省鸟类新记录。

  此次记录到钳嘴鹳的区域海拔超过3800米,为该物种分布最高海拔纪录,填补了钳嘴鹳在高海拔地区的分布空白,进一步扩大钳嘴鹳在我国的分布范围。目前,钳嘴鹳扩散到玉树地区的生态学意义尚不明确,推测为“迷鸟”。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腹地的门源鸳鸯花海,生态管护员巡护途中拍摄到一对疣鼻天鹅夫妇带着两只幼鸟游水的画面。此次在门源记录到疣鼻天鹅,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首次发现,也是疣鼻天鹅在青海的首次繁殖记录。

  鸟类专家表示,鸟类依赖茂密的森林、沼泽地和开阔地,栖息地首先要有足够的食物,还要有安静、安全、隐蔽的筑巢环境。不难看出,许多稀有鸟类选择在青海安家,说明青海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黄河上演”天鹅舞“。李玉峰/摄
黑鹳现身祁连山。图片由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提供

  “鸟中大熊猫”现身黄河湿地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来我省做客的鸟类越来越多,一些平日鲜见的鸟类不仅出现在自然保护区,还来到居民生活的地方,上演了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

  红鹳,也称火烈鸟,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一种珍稀鸟类。

  这两年以来,摄影爱好者陆续在化隆群科黄河湿地拍到火烈鸟。火烈鸟对栖息地要求极高,以前在化隆乃至海东地区鲜有监测拍摄记录。

  “火烈鸟是一种比较大的涉禽,一般生活在气候相对温暖的地方,浅水湖泊湿地附近,食物主要是水里面的藻类,还有鱼虾等。”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说,据他初步判断,火烈鸟现身黄河湿地,可能是当地水域有适合火烈鸟所需的食物。

  近年来,同为鹳形目的黑鹳也频频现身青海。摄影爱好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拍摄到30多只黑鹳的种群。这是我省自开展鸟类监测以来,监测到的黑鹳最大种群。

  黑鹳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近年数量急剧减少,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说,红鹳、黑鹳等珍稀鸟类频繁现身,说明我省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吸引越来越多的鸟类来青海过境、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