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之际,地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苏里草原绿草如茵,牛羊成群,一场别开生面的黑牦牛丰收节正在这里进行。来自苏里乡各村社的牧民们,把自家养的最精壮的牛羊拉到草场上,要比一比谁家的个头更大。
在丰收节上评选完牦牛优良种公畜评比活动的进保,一边给牦牛头上系红花一边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村3头牦牛评选上了,个个壮实,肉质好。”
进保所在的豆库尔村是苏里乡人民政府驻地,全村80户280人。因为有牧草丰盛的苏里草原,这里的村民世代以放牧为生,是个典型的牧业村。
“过去,我们都是各自放养自家的牛羊,很多都是在草场上散养,价格上不去不说,销路也不好。”进保说,那个时候想要扩大牲畜养殖规模,感觉比登天还难,现在通过合作社规模化养殖,还培育了二代野血牦牛,不仅价格高了很多,而且牦牛没出栏就被预定了,不愁销售。
2018年,苏里乡党委和政府积极鼓励下辖几个村社壮大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豆库尔村相继成立村集体经济和团结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将村里的牧户纳入合作社,进行规模化养殖,产业养殖路由此得以开拓。
村民扎西东周就是2018年成为合作社的放牧员。走进团结峰生态畜牧股份经济专业合作社,扎西东周熟练地给畜棚里的野血牦牛喂食草料,这里现在足足有500头牦牛和120只藏系羊。“现在都是村里的牛羊一起养,我的50头牛也在里面。”扎西东周说。
扎西东周曾是豆库尔村里的建档立卡脱贫户,如今,合作社每月为他发放6000元的放牧工资,加之自己的50头牦牛,他和大家一起迈上了共同的致富路。
“今年,我们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和支撑点,推动以野血牦牛为主导的畜牧养殖业发展,加速由以前散户养殖向规模化发展。”苏里乡党委委员、乡长张秉斗说,如今全乡养殖牛羊12.9万头只,建成高效养殖牛棚5座,平均每个村收益15.68万元,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特色畜牧产业规模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