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青海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青海专题宣介会展示展览见闻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牛玉娇 郭 靓    发布时间:2023-09-13 07:39    编辑:管理员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青海专题宣介会上的展示展览活动现场。
特色鲜明的藏毯让外宾纷纷点赞。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7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8米,是中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

  9月12日下午,随着讲解员的开场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展示展览正式拉开帷幕。

  展览区的图片和视频中绵延的青山、美丽的青海湖、三江源的守护者、“聚宝盆”柴达木盆地……全面展示了青海省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青海发展擘画的蓝图下,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唱响和谐幸福曲的壮美画卷。

  “通过展览我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看到了青海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这对全世界和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个好的示范。”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布鲁诺·德维斯基说,这次展览让他非常惊喜,看到青海的青山、蓝天、碧水他倍感振奋。

外宾热情地和身着独特民族服饰的非遗传承人合影。
琳琅满目的青绣产品吸引了外宾的目光。

  青海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有世界上海拔最高、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有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水上雅丹——乌素特雅丹,青海湿地面积达712万多公顷,是中国湿地面积最大的省份,成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建成全球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台址成为追逐星辰大海的“眼睛”……

  展示区高天厚土的大美画卷是青海省全力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真实写照,也是青海立足高原资源禀赋,让产业“四地”建设全面起势,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之路行稳致远的生动体现……

  随着现场讲解的深入,土耳其爱国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国际关系局第一书记贝尔凯·穆斯塔法·贝尔基在建设产业“四地”展示区前驻留许久,他说:“这次展览让我印象深刻,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凝聚力,可贵的是,这种变化是可持续的,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发展模式。”

  围绕本次宣介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展区主要展示了青海在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青海省外事办公室礼宾协调处四级调研员张晓龙说:“展示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由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考察、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人民幸福生活等内容构成,形式上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数字化、信息化、互动式展示的方式,让外宾更深入更形象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的足迹,向世界呈现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

  这是一次拉进外宾与青海距离的重要展会,也是宣传大美青海的重要阵地。

外宾对文创产品——藏狐,喜爱有加。
色彩明艳的唐卡让外宾叹为观止。

  在参展过程中,外宾对青海的非遗互动项目表现出极大热情,这让来自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龙树画苑的完德尖措激动不已,他说:“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我们热贡艺术走出青海,走向世界,这次参展我精心挑选了25件唐卡作品,其中有以青海生态为主题的山水画,有将传统唐卡技艺与工笔画结合的装饰画,还有人物画像,游客喜欢的旅游纪念品等,看到外宾驻足停留还跟我交流,我特别开心。”

  热贡艺术、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土族盘绣、藏文书法……本次展览展出的极具青海特色,绚丽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令外宾连连点赞,不时通过翻译向非遗传承人请教做法并互动体验。

  讲到此次展览,担任展区讲解员的王宣茹倍感荣幸,她说每次讲到“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14多万名生态管护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时她都会提高音量,对她来说,担任展览讲解员很是自豪。

  王宣茹说:“这次展览中的照片、视频以及各类实物都是青海高原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和全力以赴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最直观的展示。作为此次展示展览讲解员,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青海、走进青海、感受大美青海的魅力,让青海成为更多人眼中的‘诗与远方’。”

  李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