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茅盾文学奖”评委盛赞杨志军和他的《雪山大地》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马钧    发布时间:2023-08-12 07:40    编辑:管理员         

  曾经在青海日报社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十多年的作家杨志军,凭借长篇小说《雪山大地》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一经公布,“茅奖”评委不吝赞美之词。

  复旦大学教授、评论家郜元宝评价说:“发现和肯定低调实力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应该是本届茅奖最令人欣慰的收获之一。汉族干部效命边陲,三代人前赴后继,促进民族融合,推动高寒牧区建设与发展,此类长篇甚多,但像《雪山大地》这样的成功之作,尚不多见。作者生活积累丰沛,对神衹、人、牲畜和山川草木都一往情深,通篇以诗意咏叹的笔法讲述以汉族干部强巴、藏族头人角巴两个家庭为主的人物群像的性格与命运,既直面冲突、匮乏、艰辛、疾病与死亡,更倾心于仁爱、怜悯、和解、互助与富足,仰赖厚德载物,相信功不唐捐,憧憬美好未来,在万物充盈的时代发现、守护、颂扬日益稀缺的崇高美好的人性人情,同时也将藏语文化的优秀品质妥帖地引入当代汉语写作,这无疑是《雪山大地》给予读者最丰饶的馈赠。”

  西藏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作家次仁罗布评价道:“回望远逝的岁月,父辈们在青藏高原上怀揣革命理想,艰辛奋斗的往事历历在目,促使杨志军将那段岁月,用文字凝固在《雪山大地》里,为他们铸就了一座丰碑。雪山、大地依然岿立,时间如水流淌,曾经的信念、热情却不曾递减,藏汉民族相濡以沫的情感,绘织了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的巨幅画卷。父辈们走过的一生,印证着青藏高原的嬗变历程,每一刻都是峥嵘岁月,是生命的绽放与灿烂,是忘我的奉献。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作家能如此细腻却又饱含深情地讲述青藏高原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难忘岁月,杨志军以诗性的语言,宏阔的视角,内在的正气,加之对藏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的深谙,讴歌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和时代的发展进步。其精神向度和文学理念,呈现出至纯至善,为当下中国文学带来了清新、明亮的风气,昭示了文学不仅呈现,更应是精神的照亮。”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作家李朝全评论说:“青海是我国生态文明的高地、绿色资源的宝库,是人们心目中的诗和远方。杨志军《雪山大地》就是以这片神奇的土地,以雪山草原为背景展开的多民族携手团结共进的故事。在作家笔下,青海大地广袤,生态优美、人文醇厚,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以‘我’的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一代援青人积极参与当地建设,帮助各民族同胞共同发展进步,谱写了一曲命运与共、友爱互助的美好诗篇。雄伟的雪山,流淌着蜜和乳汁的大地,真诚善良的各民族兄弟姊妹,亘古洪荒的青海和青藏大地景美,人美,人情美,是一处宛如人间仙境的世外桃源,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多民族的共同家园。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民族与民族守望相助,真善美在这里汇聚,大爱情义在这里洋溢。青海是作者杨志军的第二故乡,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心心念念皆在于斯。他以致敬父辈的心情,深情讲述三代人的青海生活。小说故事感人,人物鲜活,以一种纵横捭阖、从容有度的笔触,反映了青藏高原这块古老大地近半个世纪沧海桑田的变迁,为新中国、新青海的发展历史留下了一部文学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