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聚焦第三届生态博览会】从“生态之窗”看黄河“起落”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宋明慧 叶文娟    发布时间:2023-06-16 07:40    编辑:管理员         

  以往我们对“青海生态之窗”的印象是可近距离观看青海大地上的实时生态监测画面,但在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现场,“青海生态之窗”已不仅仅局限于本地生态展示,而是通过数据连接,首次与山东省实现了监测数据共享,这也是“青海生态之窗”从参展首届生态博览会至今的一次新尝试。

  走进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展区,偌大的电子屏幕吸引了不少参展商和群众驻足。此时的“青海生态之窗”以九宫格方式,展示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等生态板块实时视频,也展示着山东省黄河入海口实时视频。

  站在省会西宁,大家凝视着随时切换的画面,从黄河源头到黄河入海口,近距离欣赏感受黄河起落的壮观。在屏幕背面的机房里,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陈良博和同事们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作为技术保障,他们的任务一点儿也不轻松。

  鄂陵湖、扎陵湖波光粼粼,不时还能看到几只飞鸟经过,画面一转,是山东省东营河口孤东圈东,壮阔的黄河将从这里注入渤海汇入到大海中去。大家不费时费力,便能直观看到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的景象,这时人群中传来感叹:真正感受到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

  就像陈良博所言:“通过实时展示黄河源头和黄河入海口的监测画面,不仅展示了黄河从起源到汇入大海的整体状态,也让大众在直观了解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人们保护黄河、保护生态环境,科普的同时起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陈良博介绍,这次“青海生态之窗”将黄河入海口的实时监测画面接进来,同时展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成效。画面中,一只东方白鹳和两只幼鸟悠然惬意,这里是中国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参观者孙先生说:“从青海到山东,我们认识了黑颈鹤、斑头雁、东方白鹳等,虽然脚步无法到达,却能欣赏隆宝湿地、三江源、青海湖畔的生态之美,可见科技给生态保护带来的便利。”

  “青海生态之窗”是我省依托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在全国率先建成的集“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为一体的生态观测系统,具有实时生态观测和后台分析研判等多重功能,实现了对青海省典型区域的生态类型、自然景观及野生动物等进行“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的实时高清视频观测。经过几年的建设,观测点位已从2016年的6个增加到目前的76个,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持续丰富完善。

  屏幕上的画面实时切换,迎来送往了多批参观者。陈良博深有体会地说:“生态博览会不仅仅是青海向全国、向世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机会,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宣传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