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以来,我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成效初显,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路径,打造了一批综合生产能力强、产业链条完整、示范带动面广的高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小特色”向“大产业”迈进。
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条已经成为我省“输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
不断完善“输出地”产业链条,就要进一步贯通“产储加运销”。推动我省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抓实抓好“输出地”建设,就要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好一套集约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体系化物流、品牌化营销的全产业链推进“组合拳”,提高青海绿色有机农牧业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农牧业发展早已不是“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必须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好农牧业生产“三品一标”发展体系、提质增效的现代农畜产品加工体系、高效快捷的物流输出体系、开放协同的市场营销体系,发展好电商服务和金融服务等相关服务业做好必要的支撑保障,使农牧业驶入高质高效发展的轨道,推动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壮大。同时统筹农牧业的多功能性,运用生态和文化资源禀赋发展农旅、康养等产业,以多元业态激活多元价值。
不断完善“输出地”产业链条,就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是绿色有机农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突围之路,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要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开展联合攻关,鼓励院校把实验室搬到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间,搭建研发平台和涉农产品检验检测平台,构建起智慧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藏粮于技”。汇聚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合力,为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强化技术支撑提高农畜产品品质,以标准化生产和高质量农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拓展品牌影响力,通过优质优价体系提升农畜产品价格,进而促进价值链提升。
不断完善“输出地”产业链条,就要进一步建设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目前青海已经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3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0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农牧户53.8万户。强化延链补链强链离不开带动力强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农牧业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应将促进农牧民增收、提升农牧民福祉置于重要位置,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和保障中小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实现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之间的利益分享与共赢,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
积极延伸和拓展农牧业产业链,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稳定性是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完善产业链条赋能“输出地”建设,以实际行动谱写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青海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