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麻莱县人武部营院。程宦宁 王晶 罗丹摄
对民兵进行急救培训。
这里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这里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这里是平均海拔4500米且含氧量只有内地一半的地质高地,这里也是一处崇尚奋斗和艰苦创业的精神高地。
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常年驻守着一支战斗集体,他们如一方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顽强磐石,汲吮着红色精神的滋养,似黄河的百折不挠踔厉奋发、一往无前;他们像那翱翔的雄鹰,扎根高原,迎风斗雪;他们是身着迷彩的战士,身披霞光,脚踏雪山;他们能吃苦、可战斗、耐寂寞、访贫苦、救急难……这就是青海省曲麻莱县人民武装部,他们用赤诚和热血践行铮铮从军誓言,不忘初心,甘于坚守,勇于担当,在黄河源头上谱写了一曲曲忠诚与奉献的乐章。
如今,曲麻莱县人武部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传承弘扬青海省军区特有的“铁心向党、热爱青海、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建功高原”精神,将忠诚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上,靠创新谋求发展,高标准高质量狠抓各项工作。让曲麻莱县人武部全面建设更上一层楼,成为高扬在“世界屋脊”的一面旗帜。
精神,在雪山下筑牢
海拔的高度就是精神的高度。
“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已然成为曲麻莱县人武部拼搏前行的精神动力、实践指南,为人武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根本遵循,成为他们筑牢信仰信念和精神高地的不竭之源。
2020年2月,新任的曲麻莱县人武部军事科长陈梁,望着百度上“黄河源头,海拔4268米,高寒低压缺氧……”的词条,心中百感交集、喜忧参半,喜的是升职履新,可以继续军旅生涯,忧的是自身能力能否胜任,身体能否适应,在复杂的心情中就这样踏上了行程……
陈梁到达曲麻莱县人武部的当天,就遇到了一场降雪,曲麻莱县城已是银装素裹。面对一片冰天雪地和强烈的高原反应,陈梁心中除了对家人的思念,更多是对未来的迷茫。
看到陈梁在工作中常常无奈的摇头,曲麻莱县人武部政委辛海专门找时间把陈梁叫到宿舍,给他讲老高原的故事,用先辈先进事迹感染和熏陶陈梁,把红色种子根植在他心中。
辛海常对陈梁说得最多的就是:“别看曲麻莱这个地方自然环境恶劣,物质条件匮乏,但这里‘红色基因’非常富有,革命前辈传承下来‘铁心向党、热爱青海、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建功高原’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最好印证,沉下心来好好干,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黄河源头之上,将来一定会感谢这个地方,因为这片土地给你带来的精神财富会受用一生。”
慢慢地陈梁坚定了扎根高原、建功立业的思想。他的眼神中也多了一丝坚定,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白天训练结束,陈梁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学习征兵相关政策法规,了解曲麻莱县基本情况,周末跟随民兵宣讲小分队走访宣传,调查了解适龄青年家庭和本人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为大学生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建好兵役登记档案,深入乡镇武装部开展工作,协调公安局、教育局、医院等有关部门,严把体检、政审、文化关,最终圆满完成了当年的征兵任务。
三年来,每逢征兵陈梁总是马不停蹄地穿梭于乡镇、牧区的路上,游走于曲麻莱县1镇5乡19个牧委会,给适龄青年注入满腔热血。在陈梁的努力下,让“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这一荣誉在这座海拔4200米,人口仅有3.3万余人的小县城落了地、扎了根,真正实现了从一名“门外汉”向“动员通”的华丽转身。
陈梁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辛海政委到李溢部长,从人武部每一个人身上都学到了不少东西。”
“高原上缺的是氧气,不缺的是精神。”多年来,曲麻莱县人武部“一班人”在这片氧气都吸不饱的雪域高原,战风雪、斗严寒,争做红色精神新传人,以青春和热血践行着“宁可透支生命,决不亏欠使命”的铮铮誓言。
也许有人会问,红色精神为何蕴含如此强大动能?曲麻莱县人武部宛如家常便饭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他们坚守精神高地的有力法宝。
凡是进人武部的人,不管干部、职工还是文职人员,无人不知“三步曲”:到“黄河源头第一哨”体验民兵格求守护江源的艰辛与神圣,听民兵英模德俄德才后人讲述红色精神的传承故事,赴党史馆、感恩广场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经常性主题党日活动。
如今,曲麻莱县人武部探索“学、看、悟、行”教育模式,引导每个人在赓续红色血脉中铸牢军魂,在学思践悟中升华思想境界,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力量,在磨炼中提升
四月初,在曲麻莱县民兵训练基地,数架无人机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时而拉升,参训民兵认真听取相关知识讲解,观摩无人机操作示范。记者了解到,这是曲麻莱县人武部为适应高新技术下应急和支援的需要,成立的民兵无人机分队。
“新域新质民兵力量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通过功能融合、战法创新,能更好地将科技力转化为支援保障打赢的战斗力。”曲麻莱县人武部部长李溢说。这几年,他们着眼训用一致优化编组,整合各类资源,把有专业特长的人才编进队伍,努力在“多维多域”上下功夫,把民兵分队打造成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的“拳头”力量。
走进会议室,民兵永丁次成正在为大家介绍无人机的操作使用流程。他是个无人机发烧友,平时爱捣鼓这些新鲜玩意。看着无人机中采集的各种信息数据,他高兴地说:“没想到我能光荣地成为一名民兵教练员,自己的爱好还能为部队发挥作用。”
曲麻莱县人武部结合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顺应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在信息化建设和新域新质民兵力量建设上聚焦发力,编实建强了网络攻防、医疗救护等多支新质民兵力量。
随着训练任务的增多,组训骨干缺口大、力量弱,教练员队伍培养体系不健全;训练装备不配套,器材陈旧老化,技术含量不高,质量性能较差等一系列问题慢慢凸显出来。
面对难题,曲麻莱县人武部“对症下药”开良方:因地制宜建强教学队伍,注重从专武干部、民兵骨干和退伍军人中选拔素质好、业务精的人员担任民兵教练员,与公安、应急、网信等部门建立教学协作机制,挑选有专业特长的骨干纳入民兵教学队伍,及时建立民兵教练员数据库;按照大纲规定和训练计划,每年初集中组织民兵教练员编写教案,每季度组织备课示教、交流评比,对符合教学要求的人员颁发聘用证书,着力培养懂组训、能组训、善组训且相对稳定的民兵教练员队伍。多措并举搞好训练保障,采取向上请领配发、自行采购储备、民间征集使用的办法,补充配备训练物资器材,并协调公安、武警、应急等单位签订训练场地共用协议,较好解决了器材配备少和训练场地缺的问题。
为激励广大民兵安心训练尽心履职,人武部党委还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在项目扶持、资金贷款、安置就业、享受低保等方面给予优先优待,对从事生产经营的民兵给予政策优惠、适当减免税费,先后争取公益性岗位5个,征集困难家庭适龄青年入伍16人,推荐应聘就业23人,主动帮助民兵排忧解难,用暖心行动筑牢民兵的坚强后盾。
“民兵是‘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亦兵亦民,在应急、维稳、处突、参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玉树军分区司令员赵滨介绍,“近年来,我们按照‘落实主体、模块编组、灵活多能、务实管用’的建设原则和‘着眼融合建、结合起来训、拓展职能用’的建设方式编实建强民兵队伍,坚持顶层设计、整体筹划、军地合力、强势推进,在‘建、管、训、用、保’五个层面下功夫求突破,民兵队伍建设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为民,在初心中绽放
曲麻莱县藏族常住人口占比99%,是名副其实的藏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武部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密切血浓于水的军政军民关系,谱写了富民强兵的新时代赞歌。
“感谢你们为我们送来物资和饲草,还帮助推雪、除雪,恢复牧区道路正常通行。”3月28日晚曲麻莱县人武部接到曲麻河乡打来的电话,乡党委书记多杰战斗在电话里激动地道谢。
3月28日清晨,曲麻莱县人武部接到牧民的求助电话。曲麻河乡突降大雪,8小时内,降雪已超25厘米,气温骤降,部分路段因大雪导致车辆无法正常通行。
风雪路,见真情;危难中,显身手。面对突发情况,曲麻莱县人武部立即向军分区党委请示,获得同意后,迅速组织民兵分队紧急出动,全力以赴赶往现场进行道路疏通。
到达现场,民兵队伍受领任务后立即开展工作,有指挥交通的,有物资保障的,有清除积雪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民兵队伍突出的表现,都是因为平时在曲麻莱县人武部的带领下,扎实苦练换来的结果。
“当时我们接到求助电话时天才刚刚亮,加上持续的降雪,视线严重受阻。经过近4个小时的作业,终于将路面上的积雪清理干净,道路恢复了通畅。”曲麻莱县人武部副部长张辉说。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民兵,看到你们,我们心里就踏实了。”路过的牧民才巴紧紧握着民兵的手,激动地说。
每完成一项任务,都是“血浓于水”的见证;每一次走向雪域高原深处的步履,都在点点滴滴中积蓄深情厚谊。据了解,近十年来,曲麻莱县人武部组织民兵1.5万余人次,遂行抗洪抢险、抗雪救灾、草山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100余次,抢救被困群众618人,帮助运送救灾物资3000多吨,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曲麻莱县人武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指示,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坚守雪域高原、永续爱民基因,在主动作为中彰显为民情怀、树立良好形象,打造了军民团结的过硬品牌。
2018年以来,曲麻莱县人武部与县技能培训中心签订协议,共同制定脱贫攻坚帮扶方案,细化了8类47项帮扶任务,先后组织车辆维修、种植养殖、服装裁剪等8批160人次技能培训。筹措20余万元,协调地方政府建成纯净水有限公司,创办全县第一家生态畜牧合作社,既解决了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又增加村民收入渠道。
他们先后投入经费25万余元,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对曲麻莱县敬老院27名孤寡老人和巴干乡通吉村10户贫困户、29名复退老兵、32名困难民兵,开展政策宣传、走访慰问、扶贫济困等活动,关爱困难群众,真情温暖人心。
“人武部还创新将生态公益岗位纳入民兵组织,择优编强民兵生态管护分队,常态开展退牧还草、防沙治水、环境清理、野生动物监测,参与打击盗猎行动,做到重要点位有监测哨、主要流域有巡护员、核心地区有应急队,为确保绿水青山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固牢生态安全屏障的主要力量。”玉树军分区政委陈卫东说。
征途如虹,忠诚如歌。多年来,曲麻莱县人武部始终以“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赤胆忠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不懈奋斗,让黄河源头迎风飘扬的旗帜更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