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西宁市】91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村一警”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倪晓颖    发布时间: 2022-10-04 10:13    编辑: 杜可煊         

  9月28日,记者从西宁市公安局获悉,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已建成16个“枫桥式派出所”,推动124名社区民警进入社区“两委”班子,91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一村一警”,累计建成44个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打造全省唯一的毒品警示教育基地,毒品治理成效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

  西宁市公安局创新推出西宁市社会治安行政地图,按照绿色良好、蓝色安全、黄色关注、红色警告、黑色严重5个等级分级评估、预警防范,全面升级社会治安评价机制。积极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将现代社区警务理念与区情、社情有机结合,深耕细作“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一村一警”包村联系、“一企一警”对接服务、红色党建联盟、农村地区大联防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警务工作阵地前移,努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大力推进110接处警巡防改革新实践,开展全警情录入、接处警全流程监督和非警务警情分流。扎实推进以“大特警”改革为主的应急处突体系建设,实施“交巡一体化”快反勤务改革,全面构建完善“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梯次增援、分级处置”的新格局成为全省样板。打破机构壁垒、整合警务资源,在城中公安分局北大街派出所率先试点,打造全省公安机关“两队一室”本土化样板,即服务群众的“社区警务队”、打击犯罪的“执法办案队”、最强大脑的“综合指挥室”,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基层警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