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经济走笔:补齐短板 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8-17 09:07    编辑: 朱月琴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牧业科技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力推进,农牧业科技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在广大农牧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牧业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已全速发动,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的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已初步建立,科技强农作用凸显。

  我省农牧业资源丰富独特,但受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制约,在农牧业产业发展方面存在总体规模偏小、加工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融合度不高等短板。从新时期现代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工作需求来看,仍存在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科研攻关不够,育、繁、推一体化主体少、进程缓慢,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

  因而,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我省亟须依靠科技创新、科技进步,补齐短板,塑造农牧业发展新优势。

  当前,三农工作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科技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农业科技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人才是关键。要从顶层设计入手,认真谋划,深化综合改革,提升农业科技源头创新能力。

  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科学规划整合科技资源,继续强化省+县+科技示范主体三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广泛凝聚科技人才、有效集聚科技资源的机制优势,调动全省科技创新及推广服务部门和专家的积极性,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形成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

  要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能。依托“昆仑英才·乡村振兴”行动万名乡村人才素质提升行动和农牧民教育培训行动,加快农牧业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同时,在尊重人才、充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同时,增强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

  要树立正确科研导向,在加大有组织基础研究力度的同时,探索科技创新团队与企业共赢合作、协同创新的新模式,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承接企业技术研发项目,围绕企业需求痛点、产业发展卡点凝练科学问题,解决好共性关键问题和底层技术瓶颈难题。

  要强化与农村牧区农户牧户的协同合作,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农技推广难题,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通过技术培训、农技推广等方式,把论文写在田埂里,把实验室建到地头上,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落地生根。

  继续开展牦牛、藏羊、马铃薯、油菜、青稞等新品种培育,突破技术难关,分区域、分产业集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易操作的先进适用技术,建成面向全国的优质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等特色作物制种基地和优势特色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标准化,打造“青”字号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王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