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青海故事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张生寅    发布时间: 2022-07-05 09:47    编辑: 李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从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时代要求和全局高度出发,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加快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必须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青海文明探源、优秀民族文化等领域研究,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研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提炼展示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青海标识,打造“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化符号,塑造更具感染力、亲和力青海文化形象,讲好青海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青海故事,要准确标定青海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历史方位与当代坐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合部,在历史上长期发挥着东连中原、西通西域、沟通南北的枢纽桥梁作用,是西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流动基地和迁徙走廊。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独特性,青海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缩影和窗口,还在历史上长期承担着文化中转站的作用,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极其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千百年来,河源信仰与昆仑信仰延绵不绝、影响深远,历代中华儿女追寻河源昆仑的精神文化长旅史不绝书,许多民族在历史记忆中将河源和昆仑山视为祖脉发源之地,“河源昆仑”“河出昆仑”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乡愁和精神家园,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用共享的文化符号与精神资源。青海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是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重要文化依托与根基,也是青海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的历史方位与当代坐标。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青海故事,要充分挖掘青海独特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江河之源的滋养下形成的青海多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既包括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世居民族的多元文化,也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多宗教文化,还涵盖了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玛域文化等地域文化,承载着青海高原人类的进化历程,蕴含着世居各族人民灿烂的文明和丰实厚重的历史积淀,在青海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精神支撑和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新时代,在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进程中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及长征、长城、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挖掘河源文化、河湟文化、昆仑文化厚重积淀和丰富内涵,提升影响力。要推进青海文明探源、优秀民族文化等领域研究,逐步还原地区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演进路径和发展历程,为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青海故事,要塑造更具感染力、亲和力的青海文化形象。在中国迈向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文化形象的建构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青海着力打造山宗水源净土、地球第三极品牌形象,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向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青海故事,迫切需要塑造更具感染力、亲和力的青海文化整体形象。要充分挖掘青海独特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提炼展示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青海标识,打造“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文化符号,讲好青海故事。树立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化生态保护理念,加强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传统村落等保护工作,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使青海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线,以黄河沿线文化遗产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以河源文化、河湟文化为代表的青海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内涵,不断挖掘和丰富青海黄河文化的生态内涵,推动青海黄河文化繁荣发展,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作者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 张生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