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我省近期结合实际制定若干措施,确保学校体育、美育课保质保量开展。
一是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要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方面,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刚性标准。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高等教育阶段本专科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三年级以上学生(含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学校体育课程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健康行为的养成、体育品德的培养等核心素养教育。
同时要挖掘整理青海传统特色体育项目资源,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开展军事训练营等活动,大力推进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进课程,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100所青海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要严格按照国家美育课程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美育课时。小学开齐每周各2节音乐课和美术课;初中开齐每周各1节音乐课和美术课;普通高中音乐美术课开设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各3个模块,获得各3个学分;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完成艺术课程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72学时、4个学分的艺术课程;高等院校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鼓励高校将美育课程纳入研究生公共课程体系。“十四五”期间,将评定200所省级校园美育示范学校,评定200所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遴选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大学生艺术社团和中小学生艺术社团。
在此基础上,我省将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将学生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依据。强化教育督导评价,深化美育评价改革。(得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