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了解到,12月起,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对沙岛保护区、小泊湖湿地等重要区域和生物栖息地开展巡护监测,推进青海湖生态保护。
巡护人员深入青海湖东洱海、小泊湖湿地、环湖西路尕日拉湿地等重要生物栖息地巡护监测,重点开展野生鸟类数量、活动区域轨迹、疫源疫情排查、人类活动影响等具体巡护监测工作。
为巩固垃圾清理整治百日行动成效,常态化开展巡护整治工作。执法人员同时对环湖南岸的生活、建筑垃圾开展巡查监督,严密排查环湖沿线及倒淌河、黑马河、铁卜加河、深河、布哈河等(溪沟)区域是否存在违规排污、堆放生活垃圾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督促整治。
近年来,我省通过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湿地保护、退化草地治理、陆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青海湖裸鲤保护与恢复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青海湖生态环境监测、环湖巡查巡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及疫源疫病监测等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提升。
青海湖作为水鸟重要栖息地,不仅是世界水鸟迁徙的重要节点,还是水鸟重要的越冬地。目前,赤嘴潜鸭、红头潜鸭、绿翅鸭等30种、189900余只水鸟在青海湖越冬,越冬的大天鹅数量达到560余只。
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岸保护站的普氏原羚数量达到60余只,青海湖畔普氏原羚的数量从1994年的3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2700余只,普氏原羚生存状况持续向好。(吴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