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百业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也是农牧民稳定增收的有力保障。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依托本土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饲草产业、劳务就业和特色旅游业,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饲草产业让村集体经济“破零”
“这是我们储备的抗灾保畜的干饲草,一共有500吨。”11月27日,海晏县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一垛垛干饲草包裹成型。海北州海晏县哈勒景蒙古族乡副乡长李金山说,这些干饲草能够确保遇到大雪等恶劣天气时牛羊安稳越冬。
哈勒景乡大力发展“草产业+养殖业”有机结合型畜牧业,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从传统畜牧业向半舍饲、舍饲畜牧业转变,培育优质饲草产业。全乡共有草场3.7万公顷,可生产鲜草3.96万吨。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的建成,不仅为本地区及周边临近地区畜牧业提供了优质充足的饲草料保障,也减少了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有效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促进草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海晏县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是哈勒景乡永丰村的村集体经济。2020年,永丰村村集体经济收益达37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40万元。”李金山告诉记者,基地每年将纯利润的10%用于防返贫扶持,40%用于村公共服务设施,50%是村集体收入,用于村集体壮大和村级建设发展基金。
“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保障,村里有个修修补补也不用愁了。”饲草产业的发展让哈勒景乡的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以专业合作社为建设主体,哈勒景乡推进天然草原的植被恢复,增加饲草产(贮)总量,保障草地畜牧业的稳步发展。
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的建成也让当地牧民多了一条就业致富的新渠道。
“牧草丰收的时候,我一天就挣了1200元。”今年五十多岁的李贵安兴奋地说。
靠着一辆小货车,李贵安今年10月中旬在草场与基地之间来回运输饲草垛。一垛饲草有3元的收入,仅仅4天时间,他便挣了近5000元。
“这个活虽然累,但收入多,而且工钱当天就能结算。”李贵安说,以前就靠着牛羊挣钱了,现在有了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还可以在这里打工,一年下来能挣不少钱。
与李贵安同村的更登尖木措,今年秋季也增加了3万多元的收入。
“今年我们家60%的牧草卖给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了,净赚了3万多元。”更登尖木措告诉记者。
入冬以来,李贵安还在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当了安全员,他负责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的防火、防盗及人员进出登记等工作,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
“这份工作需要住在这儿,每天要围着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转两圈,查看周边和基地是否有安全隐患。”说起现在的工作,李贵安很满意。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来养牛羊价格浮动大,有赔有赚,现在担任安全员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有将近3万元的稳定收入,日子过得很舒心。
饲草料种植储备基地建成后,周边群众多余的饲草整体得到解决,运营公司将饲草再加工后销往其他省份,实现了双赢。
今年,海晏县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赴甘肃、西藏等地考察学习,围绕生态畜牧业交流经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规划推出甘子河-青海湖-哈勒景草畜集群示范带、金滩-三角城种养集群发展示范带,探索形成草-畜-肥联动循环发展新模式,逐步形成多业态复合型农畜产业发展格局。
到文迦草原赏星空秘境
你知道夜赏高原星空秘境的地方在哪里吗?
位于中国原子城环湖东路上的文迦牧场,坐落在广袤的草原山丘上,一间间依山而建的藏式客房独具特色。因为夜晚可以欣赏横跨天际的璀璨银河,这里成为游客来青海旅游打卡的网红景点之一。
“今年,文迦牧场游客接待量达到10万人次。”海晏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帆说。
文迦为藏语音译,意为守望者。坐落在青海湖畔的文迦牧场是藏族文迦部落驻地。文迦牧场占地总面积53.3公顷,目前建成有340间客房、融入了藏族元素的星空秘境酒店,还设有文迦工匠文创中心、文迦餐饮中心、藏式家纺中心、藏民族原始民居、露天篝火场、观景台和原生态牧场等一系列游览及体验性设施。
冬日的文迦牧场没有夏季时热闹,成群的牛羊往来穿梭于文迦牧场的一间间客房之间,悠闲地吃着牧草。
“文迦牧场属于冬季牧场,夏季游客休闲旅游,11月至来年3月,牧民在这里放牧。”文迦牧场副总经理次仁说。
据次仁介绍,如今,文迦牧场有将近400个工作岗位,其中有50%的工作人员来自三角城镇,文迦牧场所在的海峰村基本每户有一个人在文迦牧场就业,部分牧民还把草场租赁给文迦牧场,或者将牛羊卖给牧场,牧民的收入来源增多了。
“我们一家五口人都在文迦牧场工作。”三角城镇的卓玛吉告诉记者,因为文迦牧场,他们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行有车、住上暖气房的梦想也实现了。
祖祖辈辈生活在三角城镇的卓玛吉一家一直以放牧为生,文迦牧场建成后,卓玛吉夫妻俩在文迦牧场经营起“胖卓玛”酸奶店和骑马项目,每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两个女儿和女婿也在文迦牧场的餐饮、后勤等部门工作,一家人的收入比原来翻了几番。
文迦牧场现在已成为青海旅游的一张名片。在它的带动下,这片土地上的牧民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来越红火。今年,海晏县围绕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在结合海晏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开发建成了海东村民俗体验、莫湘滩自驾营地、达玉温泉小镇等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产业,带动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李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