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践诺是“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之西宁篇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11-29 09:01    编辑: 许娜         

  推行“党员提诺、组织审诺、公开亮诺、履行践诺、民主评诺”机制,累计承诺200余件、践诺180多件……据西宁市西关大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本加介绍,为避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浮于表面,成为“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在会上”的表面文章,街道通过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点亮群众“微心愿”300多个。而这,只是西宁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各级党委(党组)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精准施策,快速发力,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小事”“急事”“难事”,让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办好“小事”

  提升群众获得感

  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21号农行家属院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地下排水管网堵塞、渗漏问题,给小区41户居民生活带来了困扰。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西交通巷社区党委利用为民服务资金开展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同时,面对居民反映的路面塌陷、水井堵塞等问题,社区也及时解决。如今,新宁路21号院面貌焕然一新。“感谢社区解决了下水堵塞和外溢难题。”提起新宁路21号农行家属院的变化,居民钟世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城中区礼让街街道办事处创新的“红色物业”,构建起了“物业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公司+楼院居民群众”四方联动的社会治理模式,搭建起小区内部矛盾化解、困难互帮、共促共建的平台,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小事”,有效破解老旧楼院物业管理难题。

  西宁市城北区帮助18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更换低位灶台、抽油烟机、马桶、热水器等,通过无障碍改造工作的实施,帮助困难残疾人减少生活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西宁市不断细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市直各单位列出第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643项,办理民生实事604项。全市各级党组织承诺践诺办实事14706件,党员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办实事87703件。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一件件“小事”的解决,让群众的“幸福路”越走越“宽”。

  速办“急事”

  增强群众安全感

  等审批、办房本、生活缴费……这些政务服务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政务服务再提质,让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西宁市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让群众少跑腿,尽显为民服务的初心。

  西宁市城西区户政服务中心,有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这里专门办理户籍业务中出现的少材料、少证明、不好办以及办不了的户政业务,让群众的“急事”得到速办。

  今年83岁的陈军一直想把户口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迁到西宁市儿子户籍上,只因没办法出具亲属关系证明,多年来他的愿望都没能实现。但是,今年他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成了这件事,而且只跑了一趟。“真没想到,能这么快,这么方便。”老人拿着户口本连连点头,给窗口民警竖起大拇指。

  推行“互联网+公证”服务方式,启动远程办证系统,今年西宁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零接触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今年以来,司法局推出138项“最多跑一次”公证服务事项。探索实行公证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对于部分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的公证事项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当事人只需提供承诺书。拓展移动端服务新形式,开通语音咨询、视频通话等功能,实现法律咨询、法律事务办理“掌上办”“指尖办”,推动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

  高景直拉单晶硅棒项目从开工到试产仅用了93天时间,创造了“西宁效率”。明确优化营商环境12项重点工作任务,制定20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措施,出台《西宁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西宁市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营商环境指标便利度大幅改善,时限、环节、要件分别平均压缩73%、45%、66%,营商环境便利度全省第一。

  截至目前,西宁市进一步明确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手续,“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服务举措,梳理公布“一次办”事项68项,“马上办”事项30项,将173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与14个城市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42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力办“难事”

  稳住群众幸福感

  跨越29年终于有户口了,多年未通的天然气开通了,脏乱差的老旧小区迎来了彻底改造……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宁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将一件件看得见的“难事”力办,用心叩响民生“幸福门”。

  家住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的严女士心情终于舒展了,压在心里29年的心病终于得以解决,她有户口了。

  1992年,严女士婚后随丈夫将户口迁往四川省,但因家庭变故,严女士的户口迟迟没有在当地落户,也没有返回原籍,导致严女士至今为无户人员。今年夏天,她揣着忐忑之心来到城北公安分局大堡子派出所户籍室求助,了解到详细情况后,民警立即在档案室认真翻阅档案,加班加点,一遍又一遍,终于查询到了严女士当年迁往四川的准迁证存根。同时,与四川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让其开具相关证明……通过一系列努力,严女士终于如愿办理了户口。

  在湟中区,今年陈凯章一家也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看到两个孙子身体逐渐康复,全家人都很高兴!”说起两个孩子病情的不断好转,家住湟中区的陈凯章老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陈凯章一家6口生活在多巴镇合尔营村,生活不算富裕。然而,孙女陈海月、孙子陈海根先后查出尿毒症,连续的打击和沉重的医疗债务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得知陈家的情况后,湟中区民政局按规定程序将陈凯章全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协助其办理各类救助申请帮助两个孩子完成肾移植手术,最终陈凯章一家仅负担了10万元的手术费。

  如今,他们一家每月可领取低保金2592元,同时,持低保证明,陈海月、陈海根每月去医院检查,只需自费几十元。“要不是政府帮忙,两个孩子可能就救不回来了,我们一家人能有今天,真的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方富秀感激地说。

  办好、速办、力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如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西宁市确定实施10类30项重点民生实事,出台支持“三乡工程”30条措施,各区县结合稳定就业、公共服务等列出211项重点民生项目。

  一桩桩、一件件发展难题得到了破解,群众从身边的变化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倪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