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公示名单,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重点打造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创新应用”作为我省唯一入选项目,在全国128个优秀应用案例中脱颖而出。该案例已在282座新能源电站广泛应用,67座电站进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
随着国家能源清洁化转型战略实施,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业务发展迅猛,对新能源降本增效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充分发挥能源大数据中心优势,以促进能源全产业链数据融通为目标,着力开展平台能力提升、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研究,经试点推广形成“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方案”,解决了当前能源企业数字化水平差异大,企业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的痛点问题,为新能源行业降本增效、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作出有益探索。
该方案充分应用“云大物移智”技术,通过动态分配管理数据、建立综合业务应用、开发资源运营平台等手段,实现了全国首个多租户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可支持2000座新能源电站集中监测和安全管控,数据接入和存储效率提升10倍。开发的设备健康管理、集中功率预测、故障诊断等应用,有效提升设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20%以上,提升新能源消纳0.6%左右,实现技术与资源的贯通共享,可支撑600座新能源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维模式。
“自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创新应用方案在试点推广应用后,实现17座新能源厂站远程集中监控,节约建设成本595万元,10座新能源厂站集中功率预测精度有效提升,设备无故障运行时间和厂站运管效能不断提高,降本增效显著。”大唐青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负责人如此评价该项目应用成果。
目前,该应用案例在青海26家新能源发电企业、282座新能源电站广泛应用,接入容量达1011.5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的40%,67座电站进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模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40%以上,单个新能源电站年节约运营成本约30万元,有力推动新能源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