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有序 温暖 感动——直击解封现场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21-11-13 09:57    编辑: 马秀         

  11月12日16时许,随着居民从一个个小区走出,一辆辆汽车驶入兴海路东口,礼花、鞭炮声响起,标志着被封控、管控的兴海路片区解封。

  为了迎接这一刻,5分钟前,城西公安民警们在这里集合,准备奔赴海湖新区管控区;10分钟前,公安民警把设在兴海路12号院门口的警戒线撤了;20分钟前,城管部门把搭在街头的帐篷消毒后全部撤走……

  为了迎接这一刻,尕寺巷社区一位居民带着鸳鸯锅出门,他和妻子准备晚上和女儿一家吃一顿团圆的火锅;环卫工人老马拿起大扫把,将兴海路12号院大门外的所有杂物一扫而空,让小区居民一出门就看见干净整洁的街道;城中区居民周海强和妻子买了两大袋子新鲜水果和蔬菜,去兴海路老丈人家探望……

  好消息传给爸爸妈妈!

  “到点了!”12日16时30分许,兴海路12号院门口,随着大门准时打开,一名穿黑色衣服的男士第一个走出大门,笑容满面,大声喊出了这个小区居民共同的期盼。

  “太高兴了!”“我们抗疫胜利了!”大家的兴奋激动溢于言表。

  更多居民走出小区,拿起手机记录这一刻。他们给亲人打电话,述说这一刻内心的喜悦。

  现场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提醒解封不解防,一切有条不紊。

  解封后,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理发、打疫苗、约火锅、啥也不干就是出门转转……”居民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他们期盼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期盼那个熟悉的大西宁。

  这一刻,很多居民出门才发现,那个人来人往、繁华又热闹的兴海路又回来了。

  家住兴海路5号院的严老太带着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女蔡亚涵走上了街头。蔡亚涵拿着手机和爸爸视频通话。蔡亚涵的爸爸妈妈在州县上班,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无法回西宁,孩子已经一个月没有见过爸爸妈妈了。在这个时刻,她用手机把这个好消息传给了爸爸妈妈!

  老朋友,都好!

  “做完消杀,就可以正式开门迎客了。”12日下午,薛纪玲从市场管理部门的微信群得知兴海路解封的消息后,高兴地在家跳了起来。

  “今天就可以开店了,我们赶紧去店里做消杀。”薛纪玲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高春云,希望在解封的第一时间就让居民看到,兴海路鱼城有家小超市——这个已经陪伴附近居民23年的老朋友继续营业了。

  16时许,两人从兴海路23号院的家出门,步行走到了楼对面的小超市里。这里原有的街边围挡已经被拆除,警戒线也已被工作人员撤下。高春云拿着消杀喷壶,在店门口的地面、门框、门头来回喷洒了好几遍。

  脸盆高高摆起、电器插线板挂起、五金高高摞起……短短几十分钟时间,两人按照小超市原有的摆放格局,将一件件商品整齐地放到原来的位置。

  高春云说,16天没做生意,想尽快开张,尽快恢复兴海路的烟火气,为居民提供便利。

  “老高,这么快就开了?”“是啊,家里都好吧?”没过多久,一名刚走出小区的居民路过鱼城有家小超市,抬头和高春云寒暄。“这就是老朋友,都记着你呢!”高春云说。

  当天,兴海路的许多商铺陆续开张,部分饭馆也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营业,店铺老板们纷纷表示,要让兴海路早日恢复昔日的热闹。

  这一刻,我想哭!

  “围挡重新安装、拆除……这两个过程我全都看见了。”看着眼前熟悉的一道道围挡被拆除,西宁市城西区志愿者路京蓉慢慢挪动着脚步。

  过去的16天,她从第一天坚守到了解封的最后一刻,这段时间,她每天早上7时许到兴海路,次日凌晨2时许回家,很辛苦。

  每天忙着给两百多位公安民警、辅警提供后勤物资保障,还要把一日三餐保障好,争取让这些坚守一线的同志们,吃上一口热乎饭再出勤。

  16天里,她用手机记录公安民警们的艰辛。5日晚,西宁大范围降温,夜间刮起大风。她看见公安民警花16个小时,连轴转,将整个兴海路的围挡一个个扶起并加固,让她最感动的,还是那晚10时许,大风将围挡吹翻的一瞬间,十几位公安民警、辅警用肩顶、用后背扛、用手臂扶,再冷也没有退过一步,即便是次日凌晨时分的降雪,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扶起围挡的决心。

  12日16时50分许,兴海路解封后,居民们从家里走到街头巷尾,看着公安民警、辅警拆除围挡的那一刻,路京蓉看见一位白发老奶奶哭了。那一刻,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她想上前安慰,可怕自己破防,只好默默地拿起手机拍下了这一刻。

  “我想找一个屋子,我想哭!”回忆起过去16天里,她和公安民警、辅警们并肩战斗,坚守岗位的每一天,公安民警寒夜加固围挡的一幕幕、给居民送菜买药的一幕幕。

  “大风没有吹倒我们,大雪也没有挡住我们,所有困难,我们都扛过来了。”路京蓉说,疫情面前,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的挺身而出,这些默默付出的每一个人都值得尊敬。

  外卖小哥回家了

  “姐,我回到宿舍了,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11月12日18时,外卖小哥马金勇打来电话,说他结束隔离,回到了宿舍,他非常感谢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以及兴海路30号院住户对他的照顾。

  10月28日,兴海路30号院成为封控区,外卖小哥马金勇被困其中。被隔离的半个月里,尕寺巷社区、九泰物业为他提供了生活物品,安排专人负责协调、配送生活物资及一日三餐。他所在的公司时不时打电话安抚他的情绪,嘱咐他安心隔离。

  12日下午,他的室友、负责烧锅炉的物业工作人员李文奎告诉他,小区要解封了。

  听到这句话,他睡意全无,赶紧爬起来整理床铺,收拾物品。16时30分,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和住户们赶来为他送行,他听见了燃放鞭炮的声音,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区的门开了,他立即奔向他的电瓶车。大家把社区送给他的泡面和矿泉水绑在车上,他却连连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你们留着吃吧!”社区工作人员劝他:“带回去,带回去,工作饿了吃。”挥手告别,他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们要转战海湖!

  16时10分许,距离兴海路解封的时刻还有20分钟,这一刻公安民警们还在忙碌着!

  城西公安分局辅警宋长杰和同事将原本放在兴海路路中间的警示牌、警戒线挪到了路边;兴海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马春梅沿着黄河路、兴海路管区,步行巡逻了一大圈;城西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段炳乾正和同事商量着,解封后怎样疏导人群,怎样维持秩序……

  从接到西宁市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的通知起,公安民警辅警立即赶到兴海路维持秩序,从开始执勤直到12日下午,他们没有回过家,没有去过单位,16天来,一直坚守在兴海路街头搭建的帐篷里。

  16天时间里,无论白天黑夜,卡点设在哪儿,民警辅警就站在哪儿、守在哪儿。直到11月12日下午,西宁市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发布解封消息后,这些地区的值守民警才稍稍歇了口气儿。

  城西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说,兴海路封闭管理期间,群众的衣食住行多有不便,老人的常用药不能断、娃娃的奶粉认品牌、孕妇临产刻不容缓……特殊时期,民警、辅警更忙了,他们24小时值守,提供服务,买学习用具,为居民买生活物资,紧急护送临产孕妇产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16个日日夜夜,380多个小时,公安民警舍小家为大家,从未有一丝松懈。12日16时30分许,在兴海路片区居民走出小区大门,走街串巷、打招呼相互寒暄之际,城西公安分局民警、辅警迅速集合,接受新的任务,前往海湖新区管控区执行疫情防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