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纪实散文——深情千里送故乡

来源: 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发布时间: 2021-09-14 08:55    编辑: 马燕燕         

  今天是“99公益日”,选择这个日子来讲述远在千里之外,一位生活在内蒙古老人的故事,感觉有别样的意蕴。见到老人是几天前,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的办公室里。那天,老人顶着高原初秋午后炽热的阳光过来,表示要将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10万人民币,捐献给保护母亲河的环保事业。面对老人的善举,我们当时除了深深的感动,还有些不知所措,毕竟这笔钱,对于普通人家并不是个小数字啊。

  这位衣着简朴,身材瘦削的老人名叫海昌荣,1942年出生在青海民和县中川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那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百姓民不聊生的至暗时刻。海昌荣共有9个弟兄姐妹,家里的一丁点田地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张嘴。他记得一年中特别是春天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基本靠吃野菜度日,但常常连野菜也填不饱肚子。没有办法的母亲只好外出乞讨,那是童年最让他难过的事情。

  海昌荣长到16岁时,含辛茹苦的母亲实在力不从心,就把他过继给了在内蒙古的亲舅舅,年少的他从此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途。那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也是头一回见到草原,他在湟水岸边长大,却并不能区别青海和内蒙古的草原有何不同,他只觉得和自己种地的父母不一样的是舅舅家的生活。舅舅家有30多头牛,还有30多匹马,每天可以有牛奶喝,有肉吃,比起在家乡饿肚子,简直过上了天堂的日子。但即使是亲舅舅家,也不能白吃饭,他开始帮着舅舅干活,起早贪黑,放牛打草,十分辛苦。常常独自一人时,他望着草原金色的落日,非常思念故乡的亲人。可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两地的距离恍若天涯海角,身无分文的他,去见父母真是太不容易。

  其实,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时代的变化让舅舅家突然终止了放牧,也让他重新获得了走进校门深造的机会。卫生学校药剂专业的学习,无疑为他未来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他深知这样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而十分刻苦用功。经过努力,他获得了中专毕业文凭,分配到呼伦贝尔鄂温克旗医院做了药剂师,此后虽然又辗转了几个地方,却再也没有离开过药剂师这个岗位。

  时光流转,从16岁离开家乡,由于生活拮据,他竟然20多年没能回返家乡,尽管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了工资,但他把微薄收入里节省下来的钱都补贴给了辛劳的父母。1960年,他迎娶了当地一位达斡尔族姑娘,有了自己的家后,他才把父母接了过来。那是他成年后与父母相处最长的一段时光。操劳惯了的父母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一边帮他照顾刚出生的孩子,一边还种了一块地。内蒙古草原冬日的漫长和寒冷让习惯了河湟谷地生活的父母很不适应,坚持了五六年后,父母还是回到了家乡。

  就这样,海昌荣老人在内蒙古一所普通的乡卫生院,勤勤恳恳工作了近40年直至退休。此时,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了主治医师职称,除了配药,诊断一般常见病也手到擒来。退休了,他终于可以随时回返家乡,此刻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真是十分地贴切。不同的是,半个多世纪的异乡生活,繁衍在此的血脉已让他无法与内蒙草原割裂开来。如今,他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蒙语,虽然不会书写蒙文,也能认识一部分了。

  当家乡的气息扑面而来,早已与记忆中的景象天翻地覆,令他暗暗吃惊又怦然心动。他突然觉得,自己该为家乡,为青海尽点微薄之力了。最初的想法是打算绿化家乡的一面山坡,愿望是美好的,但具体实施还是有些难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江清水向东流”,他在电视新闻里反复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于是又想到了母亲河,想到了中华水塔。经人介绍,他找到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听完海昌荣老人的故事,看到他已经破旧的衬衫衣领,我忍不住问道:“您捐出自己的积蓄,家里人同意了吗?”他笑了,猜出我的心思。

  “不用担心啊,我和妻子分开已经几十年了,孩子们都早自立了,我的愿望自己做主。从90年代开始,我每年都捐钱给红十字会,特别是国家遇到灾难时,像汶川地震,武汉疫情,我都会捐钱。”接着老人又说:能不能帮我在母亲河源头竖起一个观测架,上面写上我的名字……或者给黄河源头的巡护员买点他们需要的装备。

  一股被融化的暖流顷刻间溢满我的心房,我完全明白老人的心愿,没有去过母亲河源头的他,想以这种方式,日复一日地看着母亲河,守护着母亲河。海昌荣老人的心愿让我想起大画家梵高的一句话:“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唐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