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绿化愚公”段国禄 坚守北山31年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21-09-08 10:09    编辑: 马秀         

  初见段国禄,他穿着朴素,脚上的鞋因长期巡山,双脚大拇指处都破了洞。“全身上下,最费的就是鞋,每年得好几双。”段国禄说。

  “我们这个院子的果蔬,是整个北山上种得最好的。”指着夫妻俩的果园,段国禄很骄傲。

  这么多年,段国禄很感谢妻子范英,她一直在山上陪着自己。识字不多的范英说:“以后我们不在了,子孙后代又能在这片‘绿水青山’上享福了。”

  坚守31年北山成了他们的家

  9月5日11时,我们从北山市场出发,穿过蜿蜒的盘山小径,呼吸着山上的新鲜空气,向西宁北山的山上走去。山路渐渐升高,往山下望去,大半个西宁尽收眼底。一路上,不时看到骑行、爬山的游客。

  “请问段国禄住在哪?”“还要继续向前。”段国禄在北山上植树、守山31年,他的名字,山上的护林人员无人不知。

  汽车行驶了2.5公里左右后,路边一名头戴迷彩帽、身穿焦糖色夹克的男士挥手示意停车。他就是段国禄,比起之前所见的照片,本人比照片上要消瘦很多。

  跟随段国禄的脚步,我们走进他位于半山腰上的宿舍。整齐的红砖道路,两侧是五彩斑斓的格桑花,小路渐渐变宽,一大片果园、蔬菜园映入眼帘。果园内苹果树上硕果累累。蔬菜园里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挂满了枝头。

  再往前走,一栋小楼格外显眼,三棵景观榆树像伞一样静静地立在楼前,环顾四周,整片园子安静惬意。

  “这一大片蔬菜、果树是我们种的,这在以前的北山,根本不敢想象,我在这里31年了,这里是我另一个家,我们就像打理自己家一样,装扮着这里。”段国禄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在他们夫妻俩的努力下,在北山上种出了一片“世外桃源”。

  31年前,他被“省长爷爷”带去种树

  在段国禄的印象里,从他记事起,身边一直有一位“省长爷爷”尕布龙。“省长爷爷”穿着朴素,一直对他很好。

  段国禄的父亲,是原湟中县维新乡农业科技员段发林。那时,段发林和“省长爷爷”走得很近。18岁那年,段国禄被“省长爷爷”叫到北山种树。

  “荒山,草都没有,风很大,全是沙土。”第一次爬上北上,看到荒凉的北山,段国禄没有退缩。那个年代,农村的汉子怕的不是吃苦,而是没有活干。

  扛着铁锹、尖镐、锄头,背着背篼奔波在北山上。“身上全是土,尕布龙省长跟我们一起干,一起种,每个人干得都很起劲。”段国禄说。

  为了让更多人务工,“省长爷爷”还和段发林商量,从村里招工来北山种树。31年间,段国禄时常回忆起村民们一起跟着尕布龙省长上北山种树的场景。

  “郭姑父、安大爷、王叔……”段国禄掐着指头算了算,这么多年,湟中区共和镇有上千人在北山上植树、守山,有的更是一代接着一代干。

  31年,他们在北山创造了奇迹

  曾经的北山,是西宁有名的不毛之地,陡峭的山坡随处可见,而比陡坡更常见的是红色的栗钙土,这种土壤占到北山土质的90%,遇水即散,太阳一晒就又板结,树苗种一批死一批。而更大的麻烦是,栗钙土还伴生着大量“羊脑石”,山势陡峭、土壤贫瘠、岩石密布,曾经有人说,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

  但尕布龙就是不信这个邪,他带领工人们将黄土用背篼背到山上,用尖镐凿“羊脑石”。“那时候,有人经常笑话我们,说在‘羊脑石’上种树,你们简直在开玩笑。”段国禄说,当时他们在大寺沟种树,那是“羊脑石”最多的地方,虽然在那里种树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他们一直在坚持。

  不断努力下,奇迹出现了,树种活了。一片又一片树林在北山拔地而起,绿水青山在北山不再是梦。段国禄的父亲帮尕布龙省长四处收树苗,当时维新乡的河道里泡满了杨树苗,很多人不知道,如今北山上很多杨树来自曾经的湟中县维新乡。

  每天穿梭在北山上,守护着北山上的一草一木,春天种树,夏天浇水,秋天剪草,冬天防火,段国禄一天都没有闲下来过。

  “31年,我与北山已经有了至深的感情。”段国禄说,“尕布龙精神”一直支撑着他,他很佩服尕布龙省长,也一直以尕布龙省长为榜样。

  如今,作为北山护林员的段国禄。他每天的工作是种树、巡山、守山,工作远远没有以前辛苦,但身边的队员换了一拨又一拨。

  妻子上山陪他他们在北山安了家

  段国禄与妻子范英结婚后,为了让段国禄安心在北山上植树,“省长爷爷”上门做范英的工作,希望她能上山陪伴丈夫。

  “本来我也不想来,但‘省长爷爷’反复嘱托,我又不好拒绝,后来待着待着也就习惯了。”范英说,当时她还叫了同村的姐妹们一起到山上种树,那时候种树全靠人工,午饭就是开水就馍馍,但没有人喊苦喊累,大家在山坡上一边干活,一边唱歌,务工的日子有滋有味。

  11年前,段国禄夫妇在北山上安家。“开始种蔬菜、瓜果,刚开始,根本不结果,不断摸索,不断尝试。”范英说,现在很多人上山,走到这里,都称赞说这里是“世外桃源”。

  孩子们一放假,就喜欢往山上跑,在山上学习。如今,女儿即将大学毕业,儿子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湟中区第一中学。

  看着北山越来越绿,望着山下的西宁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大都市的样子步步显现。闲暇时间,夫妻俩也会下山逛逛一步一景的北山美丽园;夜晚,两人坐在山头,惬意地观赏着西宁美丽的夜景。

  2018年,段国禄向湟中区共和镇新庄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尕布龙省长在的时候就经常鼓励我,一定入党,我要向他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郭红霞 实习生 尹文瑄/文)

  ★记者手记★

  走在西宁的街道,抬头仰望北山,四季更迭,景色更新。春天,北山充满生机;夏天,北山郁郁葱葱;秋天,北山像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冬天,北山银装素裹。而三十多年前,北山还是一座荒山,寸草不生。

  我是湟中区共和镇人,爷爷和父亲曾在北山植树、守山。年少时,一个寒假,我跟着父亲徒步爬上北山。那时候,山上的树苗很小,山上的风很大,待一会儿,脸上全是土。时隔二十多年,再次登上北山,可以用“震撼”两个字形容。

  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启动南北山绿化工程,为子孙后代造福。说到这项伟大的工程,我们总能想到尕布龙省长在退休后的第二天,就扛着锄头带人上了山,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西宁的南北两山。在他的带领下,数以万计的青海人为青海的绿水青山保驾护航,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造福后代子孙。

  范英说,丈夫很疼惜北山上的树木,去年,山上刚种不久的祁连柏差点被冻死,段国禄日夜照顾,这么长时间,祁连柏才慢慢缓过来。从他们的眼神中,能看出夫妻俩对北山的感情有多深。

  如今,段国禄守护的这片绿化区,共种植80余万株苗木,20多个树种,林草覆盖率达90%。段国禄说,31年,他看到无数青海人为青海的生态作贡献,为青海的绿水青山付出青春和汗水,为西宁蓝、高原绿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