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青海要闻

【西海论坛】让乡村环境更美丽宜人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9-07 09:47    编辑: 马秀         

  从8月中旬开始,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全域无垃圾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全镇以道路沿线、铁路沿线、村庄沿线、河道沿线、旅游沿线“五线”为主线,以生活区、生产区、河湖区、旅游区等区域为重点,彻底整治“脏乱差”,“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时保洁”的工作格局正逐步形成,村道越来越干净。

  如今海东市平安区已经基本建立了“户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实施门前“三包”,村民每家每户门前放置垃圾箱,定时、定点、分类倾倒垃圾,村容村貌也跟着焕然一新。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自2018年我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来,通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以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过去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场面慢慢消失,农村环境面貌一新,青海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农牧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喜悦中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我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造一派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田园风光,助力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化,让良好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坚持问题导向,逐步解决群众关心的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人居环境痛点难点,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建设美丽乡村,因地制宜增强农村宜居性、提升农民获得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坚持群众视角,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过程让农民参与、成效让农民检验、结果让农民满意,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家园共治的强大合力。

  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宜人,我们要继续精准施策、补齐短板,绘就乡村山光水色、鸟语花香的美丽画卷,进一步让乡村之美转化为发展之美。(秦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