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伴着孩子朗朗的发言声,西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一9班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课正在进行……
“1840年6月28日,鸦片战争爆发;1919年6月28日,中国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93年6月28日,中国银行重返欧洲市场;2003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正式公布……”高文凯同学将提前查阅的“历史上的今天”一一罗列,并讲述了相关事件的拓展知识。
“高文凯同学‘历史上的今天’总体准备较充分,并将我们课本中‘鸦片战争’以及‘五四运动’的结果——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大家重温了这些历史知识……”阿吉兄老师认真点评着、鼓励着,并补充说,“1992年6月28日,我国科学家钱三强病逝,钱三强和夫人放弃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毅然回国,毕生致力于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学们要牢记这个名字,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
在课堂上增加“历史上的今天”,是阿吉兄老师的教学创意,已成为她历史课堂的固定内容。“每节课通过3分钟到5分钟,让同学们分享历史上‘今天’发生的重大事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温习旧知识,打开新世界。”阿吉兄说,学生们分享结束后她都会给予点评和补充,对于历史课的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都很有成效。
“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原本枯燥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有趣,每次历史课前我们都会查阅资料准备发言,我和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上阿老师的历史课了。”高一9班的麻瑞泽同学说,通过“历史上的今天”分享,他们还能学到额外的知识。
阿吉兄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她坚持做到情为生所系,利为生所谋,负责任,敢担当!在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身立教,为人楷模。
而她日复一日的辛苦付出,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在按时完成行政工作的同时,所带的班级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其间还带出2017届、2020届的优秀毕业生。
2013年9月,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阿吉兄,遇到了一个选择题。因为学校办公室需要一名干事,办公室主任找她谈话,希望她能够考虑在担任历史教学的同时兼任校办干事。阿吉兄经过短暂思考后就爽快答应了,从此,她下班回家的背包里总是装满了厚厚的备课资料和学生作业,因为白天根本没时间备课、批改作业。
2018年11月,刚刚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不久的阿吉兄,得知办公室一名老教师因为身体原因需要请很长一段时间的病假,她就主动承担起了3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仅仅两个月后,历史教研组内一名教师开始休产假,她再次接班高二一个文科班的教学任务。于是,接下来的一年里,她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是“连轴转”,没时间陪伴父母家人,没时间照顾年幼的女儿。
“学生的事就是大事,作为一名教师,我再苦再累都不能耽误孩子们上课,不能误人子弟。”阿吉兄说,她唯一觉得内疚的就是亏欠了家人,说到这里,这个刚刚三十出头的年轻教师眼眶红了,片刻后,她抬起头坚定地说自己依然无怨无悔。
2019年1月,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年7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021年5月31日,如愿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这一刻,她等了很久、盼了很久,也为此激动了很久。
从此,她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着一名党员教师的义务。她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素养,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党的历史,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结合自己的教学,不断进步。
“我是一名教师,三尺讲台联系着学生的未来,你讲什么,教什么,传授什么知识,培养怎样的能力,给予什么价值观,将来都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生活。所以,我丝毫不敢懈怠。”阿吉兄说,作为党员教师必须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与责任,必须不断努力、不断付出,与学生一起成长。因为,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倪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