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在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决策和领导下,在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上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221厂。当时,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干部、牧工、家属和人民解放军、警卫部队指战员,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和青海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同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勇攀高锋,攻克了原子弹、氢弹尖端科学技术难关。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的核垄断。之后,我国又生产出多种型号战略核武器装备部队,壮了国威、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形成了炽热闪光的“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突出体现,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永远激励我们把责任扛在肩上,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不畏艰难、锐意进取,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大力弘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就要把理想信念深深植根于新时代新征程中。“两弹一星”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弘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对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准确把握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准确把握我省发展的规律性特点和阶段性特征,坚持做到传承巩固和与时俱进相结合,注重体现整体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统一,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把握“十四五”时期青海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和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充分体现新青海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要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弘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就要把理想信念深深植根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谋发展当中。“两弹一星”精神是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巨大推动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今天,我们要像老一辈科学家那样坚守初心使命,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处处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有勇于吃苦、担责、担险的精神,牢固树立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的意识,真正担负起应尽责任,恪守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以良好的办事效率、服务态度和公信度做好每项工作,用好思想、好思维、好观点、好作风、好传统、好行动、好成果诠释对党的忠诚。
大力弘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就要进一步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要在各种风浪面前、各种诱惑面前、各种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就能坚定按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就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忘初心使命、勤奋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觉践行党章、廉洁奉公,做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具备做好工作的五种本领: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的本领;团结、凝聚、带领群众的本领;深入调查研究的本领;协调各方、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主动进取、开拓创新的本领。就是要在工作上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抓基础、推精品、上层次、创特色。就是要围绕青海改革、发展,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教育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人心凝聚到搞好青海改革和创新发展上来,不断把为青海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青海师范大学 孔庆蓉、青海省社科联 严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