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青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迎来了一群新的参观者。
20多年的成功举办,青洽会已经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一扇窗,透过它能折射出什么?带着温度的细节,或许是更好的说明——尽管细微,却可以从中窥见我省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新高度。
感受一:生态味更浓
“在这个区域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四地’建设。各位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青海考察时指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听着讲解员的介绍,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副主席刘令远频频点头。在这个“钢二代”眼中,“生态”二字无疑是下午参观的关键词。无论是青海清洁能源发展成果,还是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示区展出的青海特色牛羊肉、青稞、菜籽油、枸杞等农畜产品都让他印象深刻:“这次我们组织了40名党员领导干部和一线职工一同参观。一路看下来,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我们青海生态保护的成果。特别是‘四地’建设方面的介绍,看得我很振奋。”
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展示区,全面展示了青海高原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看到这儿,刘令远笑着跟一旁的同事聊了起来。
“今年青海的旅游真火爆啊,几个外地的朋友想来,西宁的宾馆简直是一房难求!”
“可不是么,咱们这么好的生态环境可是吸引游客的王牌!”
感受二:体验感更足
从早上9时开馆一直到下午5时闭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唐晨轩在展厅忙得团团转。只要从这个展厅路过,几乎所有人都得找他,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他身后的那块巨大的屏幕。
这不,参观队伍一到这儿,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轧分厂的副厂长李斌就走了过去。
“这是盐湖?”
“对,这就是察尔汗盐湖!只要你带上这个VR眼镜,就能‘近距离’感受到它的美景!”忙得满头大汗的唐晨轩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设备递了过去。
只见李斌站在屏幕前指定的区域内,随着他头部的转动,大屏幕上的景色也随之变换。正如唐晨轩所描述的那样,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
摘下眼镜,完成“穿越之旅”的李斌似乎还沉浸在察尔汗盐湖的美景当中,显得意犹未尽。
“你还别说这盐湖确实挺美,看得我都想实地去转一转。这种形式比看照片、看视频有意思,作为观众,感受更直接。”
李斌所感慨的,恰恰是唐晨轩所期盼的。
“最近几年,茶卡盐湖人气很高,其实察尔汗盐湖也很漂亮,所以就想借青洽会这个平台做个展示,让参观者有一种现场体验的感觉。”
感受三:收获感更强
今年27岁的朱玉鹏是西宁特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宣传部干事,在展馆内边走边看,听着讲解员的介绍,这个年轻人直呼受益匪浅。
“一路听下来觉得非常震撼人心,特别是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展示区、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展示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展示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示区等几个展示区,很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我省在这些领域取得的成绩,这是我在走进展馆之前没有想到的,所以看着看着,脑海中就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了那句话,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一次参观成了一次现场学习,看着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展示区的介绍,来自青海汇信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张积平也有同样的感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真的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能在青洽会上全面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很受益也很骄傲。”
当然,作为青洽会的主角,参展企业的收获感更强。看到参观者走到展台前,来自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果洛谢格太落落大方地介绍起自己制作的黑陶产品。他已是青洽会的常客了,这次他带来的新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一天时间就有了30多万元的订单。
“我也抽空去其他的展馆看了看,发现玉树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展厅也很有特色,我一直关注的手工艺品今年展示的种类也更加丰富,产品更加精致。”果洛谢格太兴奋地对记者说。(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