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锂”足优势 “锂”争上游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7-25 10:26    编辑: 许娜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发挥充足的锂资源储量禀赋,积极培育锂产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树立青海样板,亦或是引领全球,扛起汽车能源革命的旗帜,这是新时代赋予青海的历史使命。

  以赛为名聚产业

  车轮滚滚,所到之处皆是风景如画,蓝天白云、湖碧水清、油菜花艳丽绽放,这是环湖电动汽车挑战赛带给人们的视觉盛宴。

  以赛事为媒,透过赛事看青海,我们欣喜地看到,短短几年,全球顶级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时代新能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比亚迪相继落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泰丰先行、青海鑫东达、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锂电企业入驻……青海锂电产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

  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这些企业?是丰富的锂资源。

  当下,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新能源的发展及运用在这场能源革命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日前发布的《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新注册量达到创纪录的300万辆,比前一年增长41%。其中,欧洲和中国的电动汽车新注册量合计占到80%以上。2021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140%,报告预计未来10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锂产业的支撑。目前青海已探明保有锂资源储量2248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锂”足优势,青海通过举办环湖电动汽车挑战赛,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机遇,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领、强化技术创新,注重招商引资及绿色发展等措施,加速构建“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由锂资源大省向锂产业强省转变。

  思想大解放,政策大配套,环境大优化。出台《青海省千亿元锂电产业发展规划》《青海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等产业政策,明确了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据、环境条件、思路目标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一系列做大做强产业政策的“组合拳”为青海锂电产业加速腾飞提供澎湃动力。

  今天,我省已初步构建起从盐湖资源—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组件—储能、动力电池及配套设备等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截至2020年10月,已建成碳酸锂产能6.1万吨,在建9万吨;正极材料已建成1.9万吨,在建5.2万吨;负极材料已建成产能1.7万吨,在建0.8万吨;锂电池已建成产能20.25吉瓦时……

  作为国内锂资源开发龙头企业,青海盐湖集团一直致力于探索盐湖提锂技术。经过多年努力,该企业不仅成功生产出碳酸锂及相关系列产品,而且提锂技术以多样性发展,通过采用膜分离法、煅烧法、吸附法提锂工艺技术,产能不断扩张。随着锂资源开发生产工艺逐渐打通,盐湖锂资源产业开始实现产量、质量逐年增长的趋势,年产1万吨碳酸锂装置产能由2016年的3800多吨提升至2020年的13000余吨,近三年稳定连续生产在11000吨以上。

  以赛为媒看发展

  7月24日,环湖电动汽车挑战赛结束了为期两天的环湖之旅。在这条美不胜收的赛道上,挑战赛不但让众人领略了青海的美,也将青海介绍给了更多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赛事为名,着力提升盐湖提锂水平,发展电池配套产业,促进电动汽车行业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是青海省委、省政府赋予环湖电动汽车挑战赛的另一个使命。

  作为锂资源大省,仅拥有储量还远远不够,在能源开发领域,我们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和生产领域占得一席重要之地。走进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在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我们看到全线自动化仅仅只有几个监测数据的工人,但是机器的轰鸣声预示着生产线上的繁忙。

  泰丰先行从800公里外的东台吉乃尔湖提取碳酸锂,提取的碳酸锂应用于正极材料生产,是行业里屈指可数的拥有三大锂电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及镍钴锰酸锂材料)国际专利生产技术的企业。

  在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铝壳电芯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就来自泰丰先行生产的磷酸铁锂和青海鑫东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铝壳。这里是青海锂电产业的重要一环,与泰丰先行、青海诺德、青海鑫东达等企业一起打造和完善了我省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全产业链条。

  透过比亚迪西宁动力电池工厂生产车间的玻璃窗,一个个正、负极片与隔膜,经过卷绕变成极芯,在随后的生产线上,它们经过装配、电池水分烘烤、注液等流程后,变成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而整个过程只需要2秒钟。

  今年3月25日,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西宁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与南川工业园区时代新能源、比亚迪等上下游企业产业间循环绿色发展和资源综合节约利用,对进一步发挥我省资源优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锂电产业链条,增强锂电产品竞争力,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眼当下锂电储能“青海造”,从盐湖提锂到正负极材料、锂电用铜铝箔等配套材料生产,到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再到新能源汽车应用的锂电全产业链,锂电储能在这里拥有了“生命”。乘着绿色能源发展的时代潮流,青海正朝着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加速迈进。(李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