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同“饮”一江水 共奏一曲“情”
——“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现场侧记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7-05 08:47    编辑: 马燕燕         

  7月3日19点30分,上海音乐学院歌剧院内,管弦齐鸣、舞姿奔放、歌声嘹亮。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首个原创红色题材的民族交流交融的特色舞台项目“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在上海震撼上演,奏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乐章,抒发着奋进新时代、共铸新辉煌的壮志豪情。

  “手牵手·心连心——《从黄河到长江》主题音乐会”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党委,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人民政府与上海市援青办合作举办。是果洛藏族自治州和上海音乐学院的首次、开创性携手合作及首个联合打造的全国性巡演原创项目。是践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座谈会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和黄河文化的生动实践。

  从江河源头到东海之滨,奏响了民族交融的奔流乐章,主题音乐会分为“源”“远”“流”“长”四个篇章。

  第一篇章“源”,原创钢琴与民族器乐交融碰撞,演绎新时代的民族乐章——原创钢琴与民族器乐组曲《黄河源》叩开了观众的心扉,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果洛州民族歌舞团“阿尼玛卿组合”首次亮相,以中西合璧、民族器乐与原生态人声的特色组合,将钢琴和古老神秘的藏族乐器巧妙融合,用天籁之音完美演绎从黄河源头到长江入海口那波澜壮阔的历程。

  “组曲创作核心为‘保护母亲河’,赞颂真、善、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品中,可感受果洛地区民族音乐的浓郁风味及《格萨尔》史诗‘说唱’旋律的天籁之音。”果洛州民族歌舞团团长朱小忠说。

  第二篇章“远”,在民族交流交往中,传承、发展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我们果洛有巍峨的雪山,有大片的牧场,有勤劳的牧民……”在主持人的介绍下,精彩原创民族舞剧《牧人》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盛宴。

  奔放的舞姿,深刻的寓意……充满了跌宕起伏、激情豪迈的气概,使观众们在舞者的表演中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作为青海省引进人才,音乐会项目策划、艺术总监刘照陆教授带领上海音乐学院专家团队曾四赴果洛州,并出席今年4月在果洛州旅游景区永保山举行的项目启动仪式。

  第三篇章“流”,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悠扬的钢琴旋律似潺潺流水般滋润着听众的心田,一份守护绿水青山的情怀浓缩在《长江颂》中,讲述了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演奏了一曲长江流动的颂歌,描绘了一幅长江优美的画卷。

  大型原创民族音诗《长江颂》由上音青年教师汤声声、上音作曲指挥系校友陈子安作曲,携手果洛州民族歌舞团二度打造,以多媒体、尖端midi制作、灯光设计等舞台形式展现,作品分为“开源”“奔流”“走向复兴”。

  “作为上海与果洛重要的交流交往方式,多年来,两地以文化为媒,交流交往日益深入,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赛措说。

  第四篇章“长”,悠扬歌声吟唱难忘岁月,熟悉旋律演绎时代乐章——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勾起了在座观众的回忆,一首《美丽的果洛我的家》激发了观众对美好果洛的向往,《五十六个祝福》《长江之歌》用跳动的音符与观众一起,向党献礼。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刘照陆说:“开展这次主题音乐会全国公益巡演,是发挥文艺引领、思想启迪、寓教于艺术欣赏,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和黄河文化的具体表现,更是挖掘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今年是上海对口支援果洛州第11个年头,在相关部门大力推动下,上海音乐学院与果洛藏族自治州正式签约,授权并支持青海果洛州教育局在西北地区开展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考级活动,以西宁果洛中学为基地,让音乐艺术种子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生根发芽。(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