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西宁市】湟中区:以党史学习教育聚人心鼓干劲开新局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01 09:44    编辑:成忱         

  一处处红色资源镌刻历史,一堂堂生动党课催人奋进,一场场精彩宣讲引发共鸣,一个个郑重承诺掷地,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有力温暖人心……

  迎着庆祝建党百年的历史机遇,党史学习教育在湟中区各级党组织中如火如荼开展,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洗礼,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凝聚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书写奋进之笔。

  以上率下,同频共振

  学好党史“必修课”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3月30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集中参观学习了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革命先烈雕塑前,各成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纪念馆院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各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重要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推动自我革命的“必修课”,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带领下,分层分类,压茬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关键少数带头学

  区委常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坚持以上率下,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潜心精读原文原著的基础上,通过中心组学习、开展专题研讨、集中观看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中央党校网络课程,邀请省委党校讲师作专题辅导报告等形式,感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各成员深入分管领域、联点单位等调研走访,讲授专题党课,掌握民生民情,排查矛盾纠纷,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截至目前,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8次,专题研讨4次,各成员深入基层调研走访34次,收集民情民意16条,讲授党课15次,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青年师生重点学

  把青少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对象,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和“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推选“红色故事小主播”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分享经典党史故事。开展“小记者传承红色基因”采访活动,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党史学习宣传。组建学生“宣讲团”,开展党史宣讲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征文、开展主题队会、观看红色影片、制手工、绘党史、画愿景等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学子学党史、忆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树立远大理想,争做“高原红娃”。

  党员干部覆盖学

  农村、社区党组织统筹考虑党员空闲时间,坚持集中辅导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采取配发学习资料、收看远程教育节目、讲授“微党课”、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离退休及年老体弱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组织参加学习教育,对外出务工党员,通过“指尖课堂”的形式督促随时随地学习“四史”。各党组织以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党员开展微视频征集、党史征文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以点带面,多频互动,唱响党史“主旋律”

  红色基地连点成线

  “革命教育”声势响

  将革命旧居、红色文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红色”文化场馆变成“活课堂”,打造了解放军剿匪指挥部(慕容古寨)、寇从善故居等6处特色鲜明的“四史”教育阵地,投入资金177万元修缮寇从善故居,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的乡土教材。重点推出解放军剿匪指挥部(慕容古寨)—西宁市石金阁红色文化陈列民俗博物馆—孙家民俗博物馆—苏尔吉村党员教育基地;河湟文化博物馆—寇从善故居—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2条重温党史红色旅游学习体验线路。全区各党组织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前往寇从善故居、河湟文化博物馆等基地开展现场式、体验式、互动式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和红色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各党组织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学习教育活动282次,参加人数5756人。

  宣讲队伍分组分区, “理论宣讲”品牌亮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以讲党课和优秀党课展播为主的“党课开讲啦”活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支部书记主动讲、普通党员人人讲、专家学者下基层讲、先进典型现身讲”的讲党课机制,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依托党员活动室等场所,采取讲座式、访谈式、情景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开展讲党课活动,截至目前,各级党组织开展讲党课活动769次。组建由理论骨干、党校教师、思政课教师、先进典型等组成的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分组分片区开展巡回宣讲57场次,受众人数约4178人次。组建“河湟曲艺宣讲团”“文艺宣讲小分队”,通过编写青海花儿、越弦、贤孝等地方曲艺唱词,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宣讲,编印《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西宁市湟中区党史学习教育曲艺作品汇编》1万余册。

  融媒阵地辐射成面

  “四史宣传”覆盖广

  在《新湟中》杂志、“微湟中”“湟中融媒”等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组织转发中央和省市级主流媒体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和评论员文章。开设“湟中党史e讲堂”专栏,通过图片、简短文字和短视频等形式,发布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媒体入脑入心。充分发挥农村流动电影放映车作用,加强红色电影展播和宣传推介,以生动鲜活的红色故事演绎红色经典,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爱国热情。推出百名党员诉衷肠《给党说句心里话》特别节目,在电视、公众号、APP上进行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展播活动及《唱支山歌给党听》音频播报活动。各乡镇(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员教育基地、农家讲堂等多种形式持续宣传“四史”,共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宣传阵地46处。

  以活赋能,高频助推,汲取党史“精气神”营造“比学赶超”大擂台

  举办了全区“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全区各党组织35支队伍100余人参赛,对决赛进行了网络直播,营造了以赛促学、比学赶超的学习教育氛围。举办全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参赛选手通过谈经历、讲体会、述感悟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情怀。举办“学党史唱红歌跟党走”湟中区党员干部庆祝建党100周年红歌会,全区36个党组织近2000余名党员干部,演唱歌颂祖国、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革命先烈等红色经典曲目,活动设3个分会场,进行现场配乐演奏,在全区内掀起学习四史、传唱红歌、汲取力量、砥砺奋进的学习热潮。

  ●搭建“诵读党史”大讲台

  制定印发《西宁市湟中区“重温红色经典·传承奋斗精神”朗读者计划·红色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朗读者计划·红色课堂读书活动,区委党史学教办示范引领,在“4.23”世界读书日联合文体旅游局、新华书店等单位率先开展了第一期“朗读者计划·红色课堂”活动,活动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4个篇章,12名选手声情并茂的为大家朗读了《共产党宣言》《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左权将军与妻书》《红岩》《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红色经典节选内容,活动通过快手等网络平台全程录播,受到热烈反响。各党组织依托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学校课堂、机关讲堂等阵地,选取经典红色作品,组织人员进行朗读,沉浸书中情节,走近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细节瞬间,以真情实感体味历史人物的深邃思想意境,感悟伟大革命精神。

  ●汇聚“礼赞党恩”大展台

  分阶段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永远跟党走——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场优秀影片展映活动”,选取《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长征》《上甘岭》等知名红色题材影片,从6月2日起每天晚上在多巴镇兴业城定点展映红色题材影片,计划展映100场次。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网络摄影、书法、绘画等作品展览,以文学作品反映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湟中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果,让群众在切身体验中感受党的百年历程变化。在“六一儿童节”期间,组织开展“童心向党筑梦成长”庆“六一”文艺节目汇演暨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示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领悟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营造了“党的盛典、人民的节日”浓厚社会氛围。

  以学促行,强频落实,彰显党史“新效能”

  ●文化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着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全面启动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建设,初步形成以陈家滩特色文化产业区内佛光工艺雕塑、缘汇木雕、华坊云锦缂丝和阳坡村铜银器加工基地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工制造业;以鲁沙尔大景区内香巴林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八瓣莲花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服务业;以上新庄文化旅游中小企业创业区内转型后的贵强物流园为基础的申通、圆通、中通等现代物流服务业;依托新华联国际旅游城、宗喀驿商业步行街等地标性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打造一批网红消费“打卡地”。

  ●民生实事项目有序落实

  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申报建设古城沟、苏尔吉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和38个美丽乡村,建立农作物良种繁殖基地3.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4.4万亩,建成农村卫生厕所5000个,改善1500户群众居住条件,改造农村电网183公里,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启动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对30个小区的道路、地下管网、环卫设施等进行修整改造升级,建成3个生活垃圾填埋场、87座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投资1.66亿元建成15个人畜饮水改造项目,投资286万元完成通村公路路面整治及道路硬化工程。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各党组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类志愿服务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办实事活动,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区第一人民医院组建“流动疫苗接种”小组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出勤128人次,已成功为西宁监狱服刑人员、塔尔寺僧人及工作人员、甘河滩工业园区黄河鑫业、百河铝业公司职工累计接种完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近7091剂次。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公交公司、出租汽车公司等单位的75名党员干部职工组建“高考接送车”爱心车队,在高考期间免费接送考生。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完成营造林21.2万亩,栽植云杉3300株,开展走访慰问活动1700余次,560余名党员干部投入资金3.6万元,认领完成微心愿1100余件,为216名儿童赠送学习用品、文化体育用具,为344户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用品。(王琼 奎晓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