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巴塘新村的门合纪念馆大门,门合的雕塑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格外庄严。雕塑中的门合张开双臂,扑向冒着滚滚浓烟、即将爆炸的炸药。这是门合生前的最后姿势。
门合系河北省涞源县北石佛乡南上屯村人,生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青海省某部副教导员。1967年9月5日,门合带领贵南县塔秀乡巴仓农场的工人装制驱云防雹土火箭时发生意外,为了保护27名工人,门合扑向即将爆炸的炸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门合纪念馆,是在巴仓农场原址的基础上修葺建成,占地680平方米,2018年11月竣工……”讲解员冯萍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讲述着门合纪念馆的历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南州2000多名党员干部来到这里,走近历史,汲取门合精神的养分,为今后的工作积蓄力量。
冯萍说:“为了使广大党员更好地接受党性教育,纪念馆用历史遗物、照片和视频,向大家讲述那段难忘的岁月。”
如今,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把门合精神常记心中,让英雄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
接受了英雄门合大无畏精神的洗礼后,我们走出纪念馆,乘车沿着公路继续前行,在不远的地方,一面红色的党旗映入眼帘。党旗旁边,几名村民正在清理建筑垃圾。
塔秀乡党委书记项秀说:“这几名村民都是党员,他们自发来这里帮忙清理建筑垃圾。”
眼前的这片建筑垃圾是哪来的呢?
存放这片建筑垃圾的地方,是也多杰以前的住所。也多杰是达茫村的村民,今年68岁,本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奈何家中的5个子女中有4个患有先天性智力残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全靠也多杰一人,由于4个患病的孩子没有劳动力,一家人靠政府扶持和草场补贴生活。
“已被拆除的房子,我们住了几十年,想好好修一下,但是一直没钱。”也多杰说。
然而,今年也多杰一家有了盼头,一幢崭新的房屋在原来房子附近拔地而起。
项秀说:“塔秀乡党委带领和号召全乡各党支部开展‘学党史践初心献爱心暖民心’主题党日活动,为也多杰一家筹集到了7万余元的善款,为她盖了一座新房。”
塔秀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过程中,将学习成效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
为了让也多杰一家尽快住进新房,乡上的党员干部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去施工现场帮工人们搬沙子、抬水泥,村民也经常到她家去帮忙。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仅一个半月,大家为也多杰盖起了新房。新房盖好后,旧房的建筑垃圾还需要清理,为了减少开支,就有了党员干部帮忙清理建筑垃圾的一幕。
为了让也多杰一家可以拎包入住,塔秀乡党委又一次站了出来,积极与县民政部门沟通、协调,为也多杰一家争取到2万元临时救助款。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南县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把打造英雄门合纪念馆作为引领新时代转型发展的重大党建部署和打造区域化党建品牌的重大创新举措,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将老百姓的所需所求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筑牢了初心和使命。( 才让三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