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凝心聚力 灾后重建】“我想入党!”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6-22 09:14    编辑: 马燕燕         

  6月18日早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河源广场天空蔚蓝白云朵朵、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国旗下,穿着白大褂的“天使”们忙碌在帐篷之间。走近看,帐篷上的红色标识牌用藏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写着科室名称:儿科病房、输液室、收费室、取药处……

  沿着一个个帐篷走到临时疫苗接种点,里面两张桌子、一把长椅子。来自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延贞医生正在仔细询问前来接种疫苗的仁前:“您第一次接种疫苗是什么时候?”“有没有什么过敏?”“最近感冒发烧了没?”仁前一边回答医生的问题一边将手中的预防接种凭证递给医生一边说:“我没有过敏。”“最近没有感冒发烧。”

  2021年1月份,青海省人民医院选派11名多学科医务工作者赴玛多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支援工作。李延贞医生就是其中的一员。

  李延贞自己也是一名出生在高原的藏族同胞,所以对草原和牧区藏族群众有着特殊的情感。她是主动报名来玛多支医的。

  说起刚来玛多时的情况李延贞坦言:“刚来玛多时也有高反,头痛、心慌、彻夜不眠,还要一直口服药物控制自身的强直性脊柱炎病情。当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用自身所学为当地群众解决最实际和最基本的疾病问题,为他们提供帮助,让牧民群众不出县便能享受省级医疗服务。”

  5月22日地震发生时,李延贞正在救护车上护送一名重症患者赶往省医院。是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听到玛多地震的消息,震惊之余,是对玛多所有人的担心。将病人送至省医院完成交接工作已是清晨6时,当时万分着急到处找车回玛多,但是没有找到。

  “我的家人也非常支持我马上返岗,父亲和母亲说:‘在这种危难关头,必须和你的同事们在一起。你在玛多支医,就有责任和玛多人民站在一起。’身为同行的丈夫也表示不管多危险,支持马上回。5月23日下午五时左右终于回到岗位了。”李延贞说。

  周围的同志介绍说,自李延贞她们6月1日在疫苗接种点参与疫苗接种工作,为了方便广大牧民群众,将接种时间改为早九时到晚九时,无午休。为了保证疫苗接种安全,在禁忌症筛查中慎之又慎,克服语言障碍,经常是连比带划一遍又一遍追问病史,同样的话每天能重复几百遍。忙的时候从早到晚顾不上喝水,顾不上上厕所,嗓子哑了就含着含片继续工作。

  说起这段时间的工作,李医生微笑着说:“虽然忙一点,但内心是开心的,至少为玛多的群众尽了一点点力。”

  正采访间,突然狂风四起,帐篷摇摇晃晃,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桌子上的纸张吹落到地上,头顶上方的灯摇晃不停,护士为毛急忙过去手扶着帐篷生怕帐篷被大风刮倒了,李医生将帐篷上的门帘窗帘拿下来说:“别害怕,这里这样的狂风暴雨很常见,有一次帐篷全被刮倒了。后来我们有了经验,把所有的帐篷串联起来,这样就不容易吹倒了。”

  记者在帐篷中脚踩住帐篷边缘,手扶住帐篷杆子,和大家一起抵抗着这惊心动魄的狂风暴雨。只听外面狂风肆虐、雷声大作、倾盆大雨。但玛多县的群众似乎习惯了这样的天气,一点也不在乎,不时有人冒雨来接种疫苗。

  在工作间隙,李延贞谈到自己最大的感受时说,“这次地震让我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让我更加理解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深刻意义。这次玛多工作的经历将让我终身受益。”

  当问到她有什么愿望时,李延贞望着帐篷外广场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脱口而出:“我想入党!”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让记者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力量撞击着心灵,一种庄严的情感充满空间,感觉眼前的人物瞬间高大了起来。(李延平 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