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赶非遗“大集” 品青海“味道”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21-06-11 09:42    编辑: 许娜         

  百名绣娘展示指尖技艺

  6月10日,2021“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青海主会场系列活动在西宁启动,非遗展演、非遗大集、百名绣娘绣党旗系列活动为市民奉上一道道“文化大餐。”

  贵南藏绣、河湟刺绣、三川刺绣、土族盘绣、湟源皮绣……刺绣遍布青海各地,各民族精妙的刺绣艺术,不仅承载着民族的性格和特点,也在一针一线间传递着大美青海的文化与底蕴。

  6月10日一大早,来自全省各地的百名绣娘齐聚西宁中心广场,以绣党旗的形式展现各民族针尖上和指尖上的文化风采和魅力。彩线、绣布等简单的材料,到艺人手中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市民在深入了解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艺术背后文化底蕴的同时,对绣娘们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绝伦的作品啧啧称赞。

  来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绣娘德力格尔加布说,民族服饰和刺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好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非常重要,她希望能向年轻人传授民族服饰缝制、刺绣等手艺,让这门手艺一直传下去。

  青绣荷包受市民青睐

  活动现场,藏族舞蹈、青海地方曲艺以及河湟“花儿”等非遗项目的展演让市民一饱眼福。惟妙惟肖的生肖、娇艳欲滴的荷花、做工精致的梅花等荷包,深受市民欢迎。

  “有没有生肖兔的荷包?”“这个荷包卖不卖?”非遗集市展位前,市民在众多荷包中挑选着喜欢的款式。“平时很难买到这么好看的荷包,我专门挑了几个。”市民王玉梅拿着挑选好的荷包告诉记者,非遗集市现场展示的青海刺绣技艺不仅让观众大开眼界,绣工精美的荷包更是展现了青海各地的民俗风情。

  “知道我们青海的非遗项目很丰富,但一直没有机会一个个去了解。这个活动很好,让我们集中领略了青海非遗的精华。今天有眼福、有耳福了,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办几次。”市民王成忠告诉记者,一大早他就和家人到广场看展演,一家人“兵分两路”,妻子和女儿看舞台上的精彩演出,他带着小孙子在工艺展示区欣赏传承人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

  线上线下展示青海非遗

  从非遗美食到技艺再到文创产品,展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市民带来与众不同的非遗“味道”。活动现场,除了精美的荷包,湟中慕家村酩馏、湟源陈醋、湟源里脊等青海美食也亮相集会,吸引市民争相购买。

  今年非遗购物节期间,我省将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活动。6月10日起,电商平台将开展非遗产品网络销售活动,让青海文化产品走向全国各地。

  此外,百年传承·技艺铸魂——“云”上非遗影像展也将在线上平台展播,此次“云上”非遗影像展中,非遗影像将从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美术、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方面集中展播,呈现青海非遗保护成果和创新实践。(吴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