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正当其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伊始,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旨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要在学史明理。明什么“理”?就是三个字,一个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再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真正搞清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意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深刻道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思想谱系。从而自觉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学党史、悟原理、办实事、开新局。
重在学史增信。增什么“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至为关键的就是自信。一个人没有自信将是软弱无力的,一个民族没有自信是难以延续的,一个国家没有自信的结果必然灾难性地国将不国。“四个自信”不仅是党史百年的历史总结,更是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结晶。学习党史,就是要不断增强全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紧紧抓住民族复兴战略全局,把握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贵在学史崇德。崇什么德?尊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之大德,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半条被子的故事,饿死亲生儿孙、养育烈士子女的义举,“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深情表达,桩桩件件,无不昭示“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的古鉴史镜。学习党史,就是要让我们的党员干部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汲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训诫,锤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政治智慧,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追寻“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惟此方能找到我们的生存法则和生命真谛,担负起我们的文化使命和文明担当。
效在学史力行。力行什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和使命。在备受封建主义奴役、官僚资本主义压榨和帝国主义瓜分而灭种亡国、文明湮没之危难时刻,力行站起来的民族使命;在一穷二白、民生凋敝、国力孱弱、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难挫折、落后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矛盾凸显时期,力行富起来的历史使命;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力行强起来的历史使命。学习党史,就是要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在“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好局起好步的现代化征程中,传承伟大精神,赓续基因血脉,奠定决胜现代化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群众基础。
省委书记王建军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学史明理重在赓续精神血脉,学史增信重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学史崇德重在坚守“江山是人民,人民是江山”,学史力行重在激发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诚哉斯言。以此为训,党史学习教育之花必将在青海高原绚烂盛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宏图擘画必将在青海大地生动展陈。(青海省委网信办副主任 李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