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地区动态

【海南州】贵南县到户产业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21-03-17 09:56    编辑: 马秀         

  近年来,贵南县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结合农牧区实情,探索出“一人一牛,一人十羊”的产业模式,激活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贵南县森多镇村民冷本加每天起床先要去查看牛圈,将牛放出去后,开始清扫牛圈,修补饮水池等,勤快的身影总围着牛羊忙碌不停,在他眼里,这就是幸福生活。

  2017年以来,52岁的冷本加依靠养牛改变了家里的生活状况。家里有了存款、新买了家用电器,盖起了新房,还计划攒钱买辆小轿车……

  之前,冷本加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一家六口挤在狭小的危房内,主要靠儿子儿媳打工维持生活,冷本加两口因年纪大,经常小病不断,花销大。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而冷本加也总愁眉紧锁。

  在他一筹莫展之时,脱贫攻坚好政策来了,冷本加被精准识别为低保贫困户,政府按照冷本加的实际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他家地处草原附近,有丰富的草场资源,适合发展养殖产业。听到这一番描述,冷本加心动了。他通过政府的“一人一牛,一人十羊”政策,让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冷本加购置了母牛12头。在他的精心饲养下,三年总共繁育犊牛24头,按照3000元一头计算,共获得7.2万元收益。

  创造幸福生活的路上,好消息不断,2019年,冷本加被评为脱贫光荣户,获得了15只生产母羊奖励。这鼓足了冷本加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2020年,他盖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并被聘为生态管护员,每年有2.1万元的工资收入,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紧皱的眉头重新舒展,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享受这种好政策的不仅是他一人,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贵南县通过“一人一牛,一人十羊”到户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脱贫的群众还有很多,茫曲镇加土乎村村民何建存也是其中一员。

  何建存家有五口人,母亲患有癫痫和肺心病,两个孩子在上小学。家里没有任何产业,夫妻俩守着几分耕地,既辛苦还赚不到钱,生活异常艰难。

  每当农闲时节,何建存就去茫曲镇政府学习项目发展方式,解读惠民政策等,并且跟村里其他养殖大户学习藏系羊养殖技术,他励志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当2017年茫曲镇实施到户扶贫产业项目时,何建存立马抓住机会,申请“一人一牛,一人十羊”项目,加土乎村党支部按标准为他购置了50只生产母羊,经过3年的科学养殖和繁育,产下羊羔120只。何建存告诉记者,每只羊能卖800元,总共能获得9.6万元的收入,大部分钱可以存起来了。

  尝到甜头的何建存决定扩大养殖规模,紧接着,他又申请到“530”扶贫贷款10万元,购买100只母羊,经过精心养殖,羊群繁殖率高,每年有2万元的稳定收入。他们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村里人纷纷夸赞何建存积极上进,他说,这得益于到户产业政策扶持得好,加上自己吃苦耐劳的干劲,幸福生活肯定能实现。

  以农牧业为主的贵南县,立足青海省牦牛产业联盟海南藏族自治州示范区在贵南启动的优势,制定了“一人一牛,一人十羊”的产业模式。2016年以来,贵南县累计投入5181.44万元对2018户8096名建档立卡户实施“一人一牛,一人十羊”到户扶贫产业发展项目。截至目前,全县购入的5258头能繁母牛累计产犊6705头,14870只能繁母羊累计产羔28625只,共产生经济效益4725万元,户均增收2.34万元,人均增收5836元,资金投入产出比达到91.2%。

  同时,当地大力推进“一户培养一个明白人”的扶志(智)模式,破除“等靠要”思想和陈规陋习,举办技能培训班、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管护员等,不断激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马璞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