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新春走基层】从“负翁”到富翁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3-09 09:34    编辑: 成忱         

  3月5日一早,天刚蒙蒙亮,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称文镇下庄村就开始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有往车上搬牛羊肉的、有做酸奶的、有开车送货的……

  下庄村党支部书记老松闹布说:“党的政策好,如今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生意,都在加油奔小康。”

  但是几年前,下庄村村民们的日子可没这么好。

  这还要从2010年开始说起。玉树地震前,村里生产结构单一,收入渠道少,村民们只能依靠草场补贴和耕地维持生计。地震发生后,因为下庄村地处县城周边,村里的不少耕地都被用来盖房子,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小村庄“雪上加霜”。

  老松闹布说:“少了耕地、少了草场,大家伙儿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村里不少人都成了‘负翁’。”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下庄村人年均收入仅有一千多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贫困村。面对窘境,下庄村“两委”认为,只有发展村集体经济才是唯一的“活路”。

  2016年开始,下庄村党支部开始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提高致富带头能力,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动员工作,不断激发农牧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支部+”模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

  经过一年的准备和努力,2017年下庄村获得了扶贫专项资金20万元,同时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全村共融资20万元。

  合作社开起来了,大家伙儿对生活都有了盼头,可是光靠分红想让大家脱贫还是远远不够。

  老松闹布就开始联系银行,通过抵押合作社让村里人可以在银行贷款做生意。

  才仁尼玛是最早一批获得贷款的人。他靠着5万元的启动资金做起了酸奶生意。他说:“我们家做的酸奶村里人都说好吃。现在村子就在县城边儿,走几步就到大街上了,我晚上做好酸奶白天拿出去卖,没想到还挺受欢迎,第一年就赚了四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下庄村村民,纷纷大着胆子贷款做起生意,2017年,全村累计贷款800万元。2017年年底,下庄村人均收入已超过7000元。

  几年时间,依靠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庄村村集体经济飞速发展。有的村民还开起了粮油超市和度假村,年底不仅每家每户有分红,而且还为村里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好了,我们在方方面面都能得到实惠,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来越宽,生活一天比一天美!”

  说这话的桑周达杰家原本也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他上大学时都凑不齐学费,幸亏有村集体的资助,他才能顺利毕业。

  50岁的更求老周是村里的低保户,过去由于听力有障碍,出去务工都是件难事。作为七口之家的顶梁柱,也只能靠每年的低保兜底紧巴巴地过日子。自从村里成立度假村后,更求老周有了份保安的工作,每月有1500元的稳定收入,一家人的日子也越来越滋润。

  如今下庄村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家家户户都有了致富“法宝”。

  说起村子今后的发展时,称文镇党委副书记尕玛久美信心满满,下庄村今年刚获得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550万元,计划在县城打造一个婚礼主题酒店,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雪球”越滚越大。(程宦宁 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