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政务公开 / 新闻动态 / 近期关注

年货置办齐 就等过大年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21-02-10 09:03    编辑: 许娜         

  “腊月二十做了油馍馍,过两天到镇上置办一些干果和新鲜果蔬,就安安心心等着过年啦!”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山庄村脱贫户陈玉成说。

  2月4日,农历小年,年味渐浓。陈玉成家的廊檐上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廊檐下,陈玉成拉着板胡,和村里的两名曲艺爱好者练习秦腔片段《三对面》。陈玉成说,在党的好政策下,他们一家走上致富路。现在农闲季节,重拾搁置多年的戏曲,想着热热闹闹过个年。

  山庄村曾是民和县的贫困村之一,而陈玉成是山庄村的贫困户之一。2016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大山脚下的山庄村,陈玉成在危旧房改造政策扶持下,住上了封闭式砖混结构的新房,还在脱贫产业政策扶持下,修建暖棚发展养殖业。

  陈玉成家的养殖暖棚里,八九头活蹦乱跳的猪崽争抢食料。陈玉成告诉记者,去年出栏9头,平均每头卖到三千余元。这八九头猪崽年后出栏,又会增加一笔收入。

  走出猪舍,陈玉成在猪舍侧墙的炕洞里放进一些晒干的猪粪,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陈玉成给棚圈内的生猪专门设计的冬季保温取暖的节能“土炕”。

  陈玉成说,冬季天气冷,对生猪成长有影响,他原本想着在棚圈内安放电暖器或火炉保温,但这样会费电费煤,增加养殖成本。他便想起家里用的土炕,用水泥盖板将猪圈底部撑起,圈舍外留煨火口,利用晒干的猪圈粪便做燃料,以煨炕方式给猪圈增温保暖。

  陈玉成的妻子患病不能干重活,就操心家里的事,而陈玉成就在家门口的七里花海景区务工,一年下来也有两万多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里。

  靠着党的扶贫政策,以及夫妻俩勤劳的双手,陈玉成一家摘掉“贫困帽”,过上好日子。陈玉成回忆,以前过年家里穷,最多也就从集镇买七八斤肉,而这些肉自家人还不敢吃,主要用于招待亲戚。现在不一样了,逢年过节,餐桌上要摆羊肉、鸡肉等。

  陈玉成感慨,就山庄村而言,原来通村的是一条雨天带泥、晴天带土的沙土路,现在铺成柏油路;原来住的是下雨不遮漏、寒冬不挡风的破旧土坯房,现在换成新颖别致的混凝土房;原来上街赶集步行一个多小时,现在上街赶集公交车开到家门口,这些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

  生活好了精神也倍爽。脱贫致富的陈玉成,为了让村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他和同村曲艺爱好者重新拾起停办搁置了30余年的山庄村戏曲文化。陈玉成说,为了不让父辈们留下的曲艺失传,今年他组织村里的戏曲爱好者重新拾起这份祖传“文化精神品”。

  不一会儿,陈玉成和村民高发旺、曹得胜3人一起开始弹奏演唱。表演时,3人脸上流露出难以遮掩的幸福。(赵俊杰 石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