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胜 省人大代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委副书记、县长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转战乡村振兴的大战场,在这场更具深度、广度、难度的战役中,我们将依托青海的优势、把握青海的特点,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乡村振兴 顶层设计是关键
王舰 省人大代表、青海大学农科院副院长
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我们要认真总结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顶层设计,找好区域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巩固提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马维忠 省人大代表、民和县委副书记、县长
坚持以乡村振兴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继续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向村、户延伸,集中力量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一批绿色优质农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民和新路,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乡村振兴更要注重人才的双向互动
马金刚 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和旅游厅总规划师
乡村发展离不开乡村的高效治理和产业发展,这两者关键都在人。激活乡村要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要推动人员逆向流动,让年轻人回来,注重本地人才的培养。
以科技为引领 助推乡村振兴
唐瑞蓉 省政协委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科技局局长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议加大农牧民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和科普教育力度,提高农牧民科学种植养殖水平和科学素养,为农牧民增收贡献科技力量。鼓励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以生态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张毓 省政协委员、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
“十三五”青海打出了生态扶贫四套组合拳,“十四五”建议省上进一步扩大国家正在实施的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区域范围,让青海更多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保护生态所带来的生态红利,以生态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