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东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省委省政府、西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狠抓“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更高水平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贡献东区力量。
党的政治建设呈现新气象
城东区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坚决把做到“两个维护”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始终坚持凡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中央及省委市委会议文件精神都要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觉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政治体检”,积极主动配合省委巡视工作,省委第五巡视组巡视反馈6个方面18类62项问题,整改完成58项,长期整改4项。建立完善各类规章制度60余项,逐步形成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在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建设实践中,履行东区使命责任,展现东区时代风采。
全面从严治党展现新局面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若干措施,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幅精简行政规范性文件,持续压减“三公”经费,行政运行开支同比逐年压缩5%以上,“三公”经费同比“十二五”期间下降55.98%。扎实开展“四个奔着去”抓落实和“转作风提效能促落实”专项整治活动,激励广大干部勇担当、善作为,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00件、政协委员提案283个,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
深入贯彻《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规定》精神,扎实开展产业发展调查研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塑产业经济业态,合理调整“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绿色项目生成年”“会战黄金季”“夏秋季攻势”专项行动,有力支撑重大项目建设。
这5年,城东区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19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295元,较“十二五”末实现两个翻番;预计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达31.83亿元;预计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达80.03亿元;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3%;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576.02亿元。
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
“十三五”期间,城东区围绕“宜居宜业大西宁”建设,着力拓展优化发展空间。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完成德令哈路桥新建、大园山片区棚户区改造等7个项目任务。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的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9个新村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惠及村民1.6万名。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修建20多条交通微循环道路,完成10条街道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湟水河绿道22公里,建成湟水河南北连接桥4座和市政便民服务设施120余处。新建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13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24个,完成新建及改造提升各类公厕157座。推进落实“街长制”,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城管巡查”管理办法。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展
“十三五”以来,城东区坚持生态优先,紧盯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建设行动,完成南北山三期53.3公顷、大园山片区6公顷山体绿化造林任务。深入开展美化绿化家园行动,打造北山美丽园、苦水沟、梨园、团结、东胜5个公园游园,新增绿地19.7万平方米。着力构建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加快打造“花园城市”,完成建国路迎宾大道绿色示范街区等6个绿色发展示范点。
严格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工作。扎实开展“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建立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28蒸吨“煤改气”任务全面完成。认真落实“河长制”,专项治理9家涉水企业,黑臭水体治理通过国家专项督查,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
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
这5年,城东区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每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89%以上,向城镇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补贴资金1.77亿元,全面推进均等化服务、普惠性保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开展“健康服务共同体”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先进地区、2017年度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区。
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乡村学校菜单式培训,城东区被评为“2016年-2019年西宁市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进集体”。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步伐,大班额占比降至7.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8%。2016年至2020年年底,城东区还加强住房保障,实施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11034套,完成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任务19172套及入住任务18435套,韵城小区一期等交付使用。整治改造老旧小区123个、房屋15427套,6855户住房困难家庭获得公租房配租资格。
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这5年,城东区全面完成党政机构改革任务,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职能配置更加优化、权责边界更加明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41家企业“升规上限”。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企业税费3.9亿元。加快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推行市场主体注册便利化。“十三五”以来,城东区新增市场主体24140户,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点)实现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103项服务事项录入省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审批系统,64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15个村清产核资及折股量化工作。深化城管体制改革,调整完善23项城管执法职能,管理体制不断优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打造全省首个营商环境移动服务平台“城东亲清家园”和营商环境微型服务站,实现政企零距离、沟通无障碍、办事一站通。(周建萍 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