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节约粮食从不过时,它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途径、传承传统美德的载体、抵制奢靡之风的手段。
节约粮食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白米细面早已成为最常见不过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安全,人人有责。我们要树立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以身作则节约粮食,14亿人的共同节约必将成为维护粮食安全的有效举措。
节约粮食是传承传统美德的载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墨子》讲,“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左传》讲,“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约粮食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粮食的珍惜以及对劳动成果的尊重,由此延伸出以俭养德,以俭治家,以俭涵养淡泊与廉洁的古训。勤俭节约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就是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中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取得胜利,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依然具有不褪色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在传承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中弘扬绿色、文明的生活理念,提高克己、淡泊的修养与智慧。
节约粮食是制止奢靡之风的手段。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消费理念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祖辈以为光荣的节约传统,成为今天部分年轻人眼中的“小气”“抠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殊不知,浪费不是排场的体现,更不是面子的化身,反而反映的是一种畸形的消费观,如果用铺张浪费来凸显盛情款待,久而久之就会滋生攀比之风、奢靡之风。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上做表率,带头践行“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从“口”中抵制奢靡之风,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家庭文化和社会风尚。(孟振琴)